常州网:锲而不舍让“电耗子”原形毕露

发布日期: 2025-02-24 信息来源: 常州供电

台区线损一直是供电所关注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线损的异常波动往往暗示着潜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涉及设备故障、线路老化,甚至窃电行为。2月17日,国网溧阳市供电公司戴埠供电所辖区山口7号变台区线损再次出现异常,经过该所台区经理、运维采集班班长、营销员、抢修人员等持续不懈努力,最终揪出了一个隐藏很深的“电耗子”,困扰多日的线损问题终于迎刃而解。

线损异常,排查之路开启

戴埠山口7号变台区上田舍村是戴埠供电所管辖山口村委下的一个自然村,台区不大,只有43户用户,大都是居民照明用户,一直以来,该台区的线损率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然而,至去年1月份以来,用采线损数据经常出现异常波动,忽高忽低,高的时候在5%-8%之间徘徊,损失电量10度上下,低的时候又回归到2%正常区间,这让从事多年农电管理工作的台区经理王小波感到非常困惑。起初,他怀疑是配电箱设备老化或线路接触不良导致的线路设备漏电,并组织抢修人员对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及400伏低压线路搭接处进行重点检查。一番检查下来,设备和线路都未发现明显问题。

“线损异常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营销员刘利锋在供电所线损发布群里反复强调。于是,大家开始对整个配变台区再次进行细致的排查,从线路走向到设备运行状态,从用户用电情况到表计准确性,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艰难排查,疑云重重

排查工作并不顺利。工作人员首先对台区内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查看是否有破损、老化或接触不良的情况。通过攀爬电杆,仔细检查每一处连接点;更换运行多年的老旧电缆,故障断路器,查找疑似点,探寻蛛丝马迹,但始终没有发现异常。随后,他们又对所有的三相电表及单相电表进行了逐个检查,对怀疑的表计还进行了校验,确保计量准确。然而,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线损数据依然没有恢复正常。

“会不会是用户私拉乱接?”运维采集班班长张欣提出了新的疑问。于是,又组织开始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分组走访了每一家用户,查看是否有违规用电行为。然而,用户们都表示自己用电正常,没有私拉乱接的情况。一番折腾下来,线损异常的原因依然不明,这让大家一度陷入困境。

细致观察,发现端倪

就在排查工作陷入僵局的时候,2月14日,营销员刘利锋、运维采集二班班长房志强在协助台区经理王小波巡查线损中,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线索。在台区的一处偏僻角落,通向上田舍33号村民余爱军家中的接户线,墙上第一根接户角铁处,有两块红砖压在接户线上,显得十分蹊跷。于是刘利锋找来一根长竹将用砖压着的接户线顶起,隐约地看到被红砖压着的接户线处有包扎的痕迹,在下面不是看得很清楚。

为彻底拨开谜团,一同前来巡视的抢修人员叶保春搬来长梯,与台区经理王小波爬上该户紧挨主楼而建的辅房平台上一探究竟。两人来到辅房平台看上去象烟囱的高墩墩处,移开红砖,两根私自从接户线上引出的橡铝线十分显目,于是真相大白。

原来村民余爱军为了逃避或少缴电费,于去年1月份开始就动起了歪脑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业余电工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便开始了他得不偿失的“小聪明”。他利用自家辅房紧挨主楼的优势,在辅房平台的角落里切起一个如烟囱般大小的墩台,高度正好与主楼沿墙架设的接户线齐平,空开第一个接户墙担一小段距离,然后在两根表前的接户线上分别破皮,引出一对细线至墙内家中用电,之后用水泥把整个筑起的墩台包裹严实,上面又用两块红砖盖住,一番“深度”伪装后,便开始他如意用电的小算盘。

用多了容易被发现,电表上没度数会遭怀疑。狡猾的余爱军深谙此道,他细水长流,每月保持电表度数在100多度上下,电费控制在几十元左右,隔三差五在私自接出的线路上烧点水用点电,温水煮青蛙,让人很难察觉。这也正是山口7号变台区线损左右摇摆,飘忽不定的真实原因。

如果不是供电所王小波、刘利锋、房志强这些一线台区经理,线损管控者的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锲而不舍,周而复始的跟踪追查,这只伪装严实的硕鼠还将“逍遥法外”。狡猾的狐狸,终究逃不过猎人的“法眼”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做的天衣无缝的余爱军,等待他的将是严肃的处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