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从“绿电搬运工”到“方案供应商”——国网江苏常州供电微电网建设侧记

发布日期: 2025-06-23 信息来源:

日前,江苏省微电网产业链对接大会暨常州市微电网城市建设推进会召开。常州市人民政府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微电网示范城市合作协议。不到一个月,常州再添国字号殊荣——成功入选国家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成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城市。

微电网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毛细血管”,已成为常州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落子。城市在发展,电力在护航。国网常州公司以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为主线,系统性构建起包含规划设计、技术思路、运行策略在内的“智能微电网工具包”,从“绿电搬运工”转型为“方案供应商”。

从“服装店”到“剪裁师”

今年2月,全省首个微电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平台“我要建设微电网”于常州正式上线。该平台紧扣微电网典型元素与场景,精心构建了政策资讯、微网入门、微网元素、典型场景、方案定制五大功能服务模块,旨在为企业打造专属的微电网开发路线图。

作为微电网领域的“智能量体师”,平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电能分析服务。客户只需填写用电户号并完成身份验证,便能获取量身定制的电能分析报告。报告不仅实时呈现用电负荷、电量和电费等关键数据,还能精准定位企业在同行业中的能效排名。对于企业能效提升的潜在空间,报告将以清晰明确的分析结论呈现。

平台还具备智能规划能力,能深度结合客户用电信息,兼顾新能源消纳需求与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装机、投资成本及运行策略的专业建议。

“不同于服装店老板,我们是服装高级定制师,从面料到剪裁都可自主选择。”常州供电营销部主任李敏介绍,“平台上线至今已累计服务客户230人次,生成113份专属用能报告,推出106份微电网推荐方案,为企业微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单供能”到“全托管”

在传统认知里,纺织企业的蒸汽锅炉总是与黑烟、高碳画等号。但在常州金坛金湖路工业园区,波仕曼制衣公司的生产车间正上演着颠覆性变革——这里不见燃煤锅炉的踪影,熨烫机喷吐的蒸汽全部来自全省首座新型蒸汽储热站。这背后,是常州供电以电热耦合技术为支点,为蒸汽用能企业量身定制的“碳减排方程式”。

不同于传统微电网的单一供能模式,常州供电创新提出“谷电﹢余热﹢光伏”三联供方案:夜间利用低谷电价制热,日间消纳园区光伏绿电,同时回收工业余热,通过自主研发的相变储热装置实现能量“错峰搬运”。这种精准匹配纺织企业用能曲线的设计,使波仕曼公司每吨蒸汽的能耗可降低44%,减少碳排放64%。

在金湖路工业园,这套系统已升级为更智慧的“电热耦合多能形态”智能微电网。该微电网于3月11日首次成功响应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当日精准响应负荷约200千瓦,响应时长5个小时,响应电量约1000千瓦时,助力电网调峰提效,已成为可复制的技术体系。

从“交钥匙”到“管终身”

4月3日下午3点,在常州溧阳创智园的零碳指挥中心,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正演绎着“高级定制”电力服务的新范式——4月3日13时至15时,园区通过精准调节光伏储能系统,以3000千瓦负荷参与电网填谷,两小时即获收益3276元。这组数字背后,是常州供电从“交钥匙”到“管终身”的服务跃升。

当这座全省最大的近零碳园区微电网去年7月投运时,供电公司的服务才真正进入深水区。面对园区0.85元/千瓦时的高昂用电成本,常州供电以“AI算法”为核心构建智慧中枢自主生成光储充协同策略。5兆瓦光伏板化身“阳光银行”,储能设备变身“电力期货交易员”,蓄冷蓄热装置则成为“能量搬运工”,74块计量表、417块多功能表将用电采集颗粒度细化至光储并网点和用户低压分支。

“我们卖的不是设备,而是用能解决方案。”国网常州电动汽车公司溧阳分公司总经理李杰指着屏幕上起伏的负荷曲线解释,“通过智慧能源管控平台,我们可以精准预测光伏与负荷曲线,使得园区光伏得到100%的消纳,让园区年省电费560万元,每千瓦时电降本0.2元。同时,利用储能、充电桩、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每年还能增收340万元。”

如今,这个27万平方米的能源生态实验室正展现巨大潜力:5000千瓦填谷能力相当于600户家庭同时用电,3500千瓦削峰能力可满足3座大型数据中心调峰需求。在“双碳”目标下,常州供电用“全生命周期”服务重新定义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标准——不仅要做绿色赛道的“顶端智造”,更要当低碳转型的“顶级售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