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力报头版头条:挖潜降损 颗粒归仓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多措并举强化线损治理侧记
发布日期: 2022-12-20 信息来源: 内网

挖潜降损 颗粒归仓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多举措强化线损治理侧记

编者按 即将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江苏电力系统各单位坚持稳中求进,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亮点突出的成绩单。本报今起推出“新征程 新华章·2022”专栏,报道这一年来各单位的生动实践和累累硕果,敬请关注。

 12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报11月份同期线损十强市名单,国网淮安供电公司位列第六,所辖县(区)供电公司及本部也全部入选同期线损百强县。

年初以来,淮安供电公司按照“挖潜降损,颗粒归仓”的工作思路,补短板、抓落实,不断强化各专业领域线损治理水平,同期线损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前11个月,该公司8度入选国家电网公司同期线损十强市;累计线损率由去年同期的3.21%降至3.17%。 

末端治理 压实责任 

4月14日,淮安市淮阴区王营供电所将线损常年在4.5%至5.1%之间波动的两台配变——Y2504配变下的3家用户和Y2209配变下的2家用户合并至Y2203配变下,随即拆除了这两台配变,由此提升了配变经济运行水平。

农村地区用电客户相对分散,往往供电线路较长,使得负荷密度相对较低,台区经济运行水平偏低。为此,今年初,淮安供电公司将末端线损治理尤其是农村地区低负载率台区作为重中之重,灵活采取合并配变下用户数小于10户的台区、暂停或退役空载配变以及减小单台配变容量、加密布点、缩短供电半径等方式,提升配变的平均负载率。

为了持续强化末端线损治理,该公司组织营销、配网专业人员合署办公、联合攻关,根据每条线路、每个台区的不同情况,设定线损治理措施,形成“一台一策”和“一线一策”提升方案。同时,压实设备责任人管理,将同期线损系统中的1764条配电线路模型、42489个台区模型所对应的设备管理责任全部压实到个人,并坚持推行“日监测、周通报、月考核”机制,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养殖一场2号综合配电台区下用户以养殖业为主,因季节性用电多且末端用户偏多,其400伏线路损耗在7.1%至10.19%之间波动。现场勘察后,高良涧供电所技术人员针对该台区下线路自身损耗大且季节波动明显的特性,决定采取转移用户负荷的整改方案。1月28日,该所将养殖一场2号综合配电台区下的18家用户以及360米400伏线路调整至养殖一场5号综合配电台区下,2号配电台区的线损立即由27日的10.19%降至29日的2.92%。

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淮安供电公司累计治理非经济运行台区600余个,台区整体经济运行率同比提升3.97个百分点,高损台区数下降达86.21%。 

结对帮扶 柔性定策 

4月1日,淮安市淮安区线损指标排名靠前的顺河供电所与排名落后的仇桥供电所开展结对创先。顺河所选派线损治理“达人”沈刚赴仇桥所“传经送宝”,仇桥所选派线损指标责任人张林旺赴季桥所“取经问道”。

沈刚到仇桥供电所后,很快便发现该所“线损管控水平不差,但指标却很差”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该所管辖的采集设备大多采用窄带载波技术,其信号易受干扰且采集光伏用户时容易出现误差;另一方面,不少表计存在故障,出现“表比实际走得慢”、采集数据存在时间误差等问题。经过1个月结对,仇桥供电所将10余台窄带采集器改为宽带采集器并更换故障表计200余台,使线损指标初步归真,首次进入国家电网月度同期线损管理“百强供电所”之列,并保持至今。

“淮安地区各个乡镇的经济结构不同,相应的用电需求、线损管理基础等也有差异。由于供电所数量多、分布广,我们发展部作为牵头部门,难以在短时间内逐一分析众多供电所的线损治理情况,而通过结对共创、整合资源,实现了线损指标显著提升的目的。”淮安供电公司发展部负责人唐志东介绍,今年4月实施供电所结对创先以来,线损指标排名落后的50个供电所中已有80%的所能够进入国家电网月度同期线损管理“百强供电所”;全公司的入选频次由去年同期的104次增加至今年的453次。

与此同时,淮安供电公司启动同期线损“柔性团队助提升”行动,组建由“牵头部门专家+靠前单位技术骨干+落后单位管理人员”组成的柔性团队,由最了解指标的牵头部门专家确定提升方向、由掌握自身情况的落后单位管理人员根据方向找线索、由靠前单位技术骨干根据线索拿出具体的整改提升举措。

4月30日,该公司实施超长线路专项治理,将总长8.7千米的10千伏大连线末端的21台配变负荷切割转移至相邻的10千伏高庄线,成效立显。切割完成后,两条线路的平均线损率由4.5%降至3%以下。

“我们把10千伏大连线这样的超长线路、10千伏高庄线这样的轻载高损线路称为‘假高损’线路。”淮安供电公司发展部配电网规划专职万晔介绍,该公司线损治理柔性团队总结提炼“假高损”线路治理典型经验,并据此累计完成了对110条“假高损”线路的治理,其中70条已经达到经济运行水平。

“技”“数”赋能 克难制胜 

“线路、变压器等不同类型的设备,线损计算模型也不同。当线路上有新增用户等情况时,需对线损计算模型作出相应调整,否则将影响到线损数据的真实性。为此,我们线损管控人员需定期核查线损计算模型,此前这项工作主要依赖人工进行,工作量大但效率低。同时,国家电网同期线损考核指标也会不定期修改或变动,需要针对新变化及时作出调整。”淮安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自动化运维员王力介绍。

如何改进提升?淮安供电公司研发了线损管理助手软件并于8月1日上线,实现了对线损计算模型的实时核查。得益于此,在国家电网同期线损考核中,该公司调控专业10月和11月连续取得“零失分”的佳绩,位列全省调度专业第一。

反窃电同样是线损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4月初,金湖县供电公司梳理发现工业园区10千伏新工线的线损率长期保持在6.00%左右,虽然达标但对照线下客户大部分同为工业用电户的其它线路一般会在2.00%以下,存在明显异常。“我们随即从线变关系、采集问题、窃电三方面梳理排查,发现一家塑胶企业用电异常,存在较大的窃电嫌疑。”金湖县供电公司设备部配电运检班赵辰介绍,为进一步验证判断结果,遂将该户用电从10千伏新工线转移到10千伏温州线,温州线的线损率随即由此前的1.1%升至3.03%,而新工线的线损率则由6%降至0.86%!

由此可以确认,该塑胶企业存在窃电行为无疑。金湖县供电公司营销员工立即前往现场检查,终于发现该户三相电流均加装了短接线。在事实面前,该户当场承认窃电行为,按有关电力法规规定被追补电费40余万元。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淮安供电公司运用电力大数据等技术,累计发现并查处窃电事件67起,追补损失电量77万千瓦时,挽回经济损失近192万元,在有力打击窃电行为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线损治理水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