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晚报版面头条:带电作业人员 身穿厚重绝缘服 送来万家清凉风

发布日期: 2025-07-24 信息来源: 内网

7月的淮安,骄阳似火,大地仿佛被放进巨大的蒸笼。7月19日早上6点,阳光已如利刃般刺眼,在洪泽区万集镇10kV郭贝112线007号杆旁,李风俊和徐志文身穿厚重的绝缘屏蔽服,正准备登上绝缘斗臂车。屏蔽服密不透风,两人才穿上一会儿,豆大的汗珠便布满了额头,顺着脸颊滚落,在领口处迅速洇湿一片。

今年高温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全市电网最高负荷已数次突破历史新高。持续的高温天气,给电力保供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保障居民用电不受影响,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提升线路负荷承载能力的同时,实现沿线用户对作业“零感知”。

据了解,该线路供电区域农户集中,夏季灌溉用电需求大,同时涉及多个居民小区用电,负荷长期居高不下。经过前期评估,国网淮安市洪泽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决定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进行此次作业。这种作业方法,是作业人员借助绝缘斗臂车或其他绝缘设施接近带电体,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对带电体进行作业,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保障居民用电不受影响。此次作业,作业人员将为该线路接入一根引流线,以并联方式分担原线路电流,从而提升该线路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的负荷承载能力。

为躲避高温,由2名高空作业人员、2名地面辅助人员和1名现场安全监护人组成的作业人员小组,清晨5时就抵达作业现场,放置安全围栏,采取安保措施。5时30分,太阳稍稍高过不远处居民小区的楼顶,暑气开始蒸腾。此时,作业现场各项安全措施布置完毕。本次作业时间预计超过2个小时,其间,李风俊、徐志文两名高空作业人员要全程身穿厚厚的绝缘屏蔽服并佩戴绝缘手套,在绝缘斗臂车内进行各项操作,过程中不能喝水。于是,二人在作业开始前喝下足量的水,在等待作业许可的同时,对绝缘手套、绝缘靴进行气压检测。“这高温天,多一分准备就少一分风险,大家再把工具检查一遍!”沈义霖对照作业指导书,再次向工作团队叮嘱引流线搭接的关键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各岗位分工。

6时整,热浪越发猛烈,作业现场附近虫鸣鸟叫、鸡啼犬吠之声渐渐热闹起来。这时作业许可下达,李风俊、徐志文迅速穿戴好全套密闭式绝缘防护服,登上绝缘斗臂车准备作业。厚重的装备刚上身,两人的鼻尖就开始渗出汗水。6时20分,两人操控斗臂车精准升至作业点,紧接着对邻近带电体与接地体实施严密的绝缘遮蔽隔离。李风俊先伸手展开绝缘遮蔽罩,指尖隔着厚重手套摸索着扣紧卡扣,徐志文俯身按住边缘帮忙固定。“左边这块再压牢点,风一吹容易移位。”徐志文轻声提醒。李风俊点头,迅速调整好遮蔽罩位置后,拿起剥线钳发力,导线胶皮剥落,此时徐志文已举着线夹候在一旁。两人一递一接,线夹很快就牢牢拧在线芯上。

二人的作业动作幅度并不大,然而绝缘屏蔽服又厚又不透气,汗水还是顺着二人的下巴滴落。在地面承担工器具递送、导线牵引等任务的蔡伟、余洋同样经受着高温考验,他们的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脖子上挂着的毛巾也不时向下滴落汗珠。

8时整,引流线搭接完成。李风俊、徐志文检查确认线夹紧固、绝缘遮蔽到位后,操作斗臂平稳回落。刚回到地面,二人就迫不及待地扯开绝缘服领口,快步走到路边树荫下,找了块平整处坐下,大口喘着气。李风俊拿起一瓶矿泉水,又递了一瓶给徐志文,他仰头猛灌,一瓶水几口就见了底。地面作业人员余洋赶紧为二人递上藿香正气水和湿毛巾,帮二人解暑。

沈义霖介绍,为了减少停电,同时保障一线不停电作业人员的健康,他们班组18名不停电作业人员分成3组,2组在每天早晚相对凉爽时段有计划地开展不停电作业,另外1组负责夜间值守,以便随时处置突发故障。每处作业现场,班组都会为作业人员备齐湿毛巾、饮用水等劳保用品,还准备了藿香正气水、人丹等防暑降温药物。“每组6个人,轮流担任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和地面作业、高空作业人员,保障每个人都有机会休息。我们班组平均每周要开展40次以上的不停电作业,每次不停电作业前后,因为高温、大量出汗等原因,每名高空作业人员平均要喝5瓶矿泉水。”沈义霖补充道。

今年入夏以来,该班组已通过此类带电作业完成洪泽区20余处线路升级改造,惠及5000余户用户。(王佳慧 谢心彤)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