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渝蓉高速路围龙服务区北区充电站,重庆铜梁供电公司几名运维人员正在检查移动式充电桩充电接口、智能插座、连接线缆等设施运行情况,为即将到来的清明节充电高峰做准备。移动式充电桩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研发的充电技术创新项目,主要解决节假日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排队充电的痛点,日常还能为热门充电站临时扩容。 渝蓉高速围龙服务区快充站此前配置有4台固定式快充电桩,年充电量超过50万千瓦时,其单桩利用率在全国高速公路充电站排名前列。遇节假日出行高峰,现有的充电桩不能满足电动车主出行充电需求,排队充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开展充电运营分析后发现,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快充站充电“潮汐”特征突出,节假日排队充电,而工作日基本能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若采用传统的充电站建桩扩容方式,不仅协调难度大、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也会因充电站充电“潮汐”现象,平时利用率低,导致建桩扩容的方式没有性价比。 为解决此类特殊充电需求,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于2021年初启动充电技术创新研发。经一年多技术攻关,成功研发了“智能插座+移动式充电桩”充电技术,通过在充电站部署智能插座,满足移动式充电桩与智能化接口的快速插拔,实现充电负荷按需调控。同时,开发移动方便的恒功率直流充电桩产品,快速提升充电站的充电服务能力。 3月7日,4台移动式充电桩在围龙服务区南、北区快充站经调试合格后投入试运营,提升充电服务能力50%,缓解了该服务区充电排队的现象,得到客户的全面好评。 为实现移动充电桩机动、灵活,能够适应充电应用场景,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在确保安全充电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可移动装置的特征,设计了便于人力推动的壳体。同时,对内部电气模块进行了“紧凑式”优化布局,在“智能插座”内置了充电控制模块,能根据充电控制策略,实现台区充电负荷柔性调节,提升了配变台区对充电桩的接纳能力,实现移动式充电桩到场后2小时内,通过“智能插座”接入电网,即插即用。 据了解,移动式充电桩充电原理、设备与固定式相同,但外观和设备内部排列经过改造,桩高较固定式缩短了近40%,更加扁平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