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玄,1997年6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国网连云港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综合运检班班员。入职4年,陈家玄用脚步丈量2300余公里的线路,步履不停守护万家灯火。备战竞赛,从新进员工到实操能手,共创公司竞赛历史最佳战绩。疫情肆虐,他冲锋在前,帮助破水产妇凌晨送医,紧急救助休克昏迷的小区保安师傅。陈家玄荣获“江苏好人”、“江苏好青年”、“江苏省十佳志愿者提名奖”、“连云港好人”、“连云港市优秀共青团干部”、“连云港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连云港市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他是步履不停的电力先锋 2019年8月,22岁的陈家玄刚刚从学校毕业,就来到连云港市供电公司成为了一名配电线路运检工。从此,他扎根在电力生产一线,不论是烈日高照还是狂风骤雨,只要有设备故障,关键时刻总能看见他的身影。 2021年8月25日,强对流天气席卷连云港,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雨水漫过电缆通道和环网基础,造成20kV新瑞线故障跳闸,涉及15座小区变,1500余户居民失电。险情就是命令,陈家玄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现场指挥,调配人员物资。因为工作特点,他不能打伞,因为时间紧迫,他甚至来不及穿雨衣。漫过小腿的大水同样灌满了雨靴,汗水夹杂着雨水顺着安全帽的带子往下淌,全身早已被暴雨淋透。 跑遍片区内所有的点是5公里,他来回跑了10圈,行程显示50公里。巡视、排查、抢修……穿梭在风雨中的他,心里着急的是被漫掉的电缆井,是闪烁跳跃的指示灯。频繁打电话进行指挥调配,查明故障后立即上报,手机淋在大雨中也顾不得,抢修结束后修手机成了流程标配。 风雨糊了脸,擦把脸继续干。等到抢修结束已是第二天下午,他以19个小时的不眠不休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通明。说起自己的工作,陈家玄干劲十足又乐观向上,“风中雨中抢修中,是我们供电人的浪漫。” 他是刻苦专研的青年骨干 2022年,陈家玄参加了省公司举办的2022年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他参赛的0.4千伏配电柜台区综合智能融合终端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各家都没有成熟的作业经验,这就要求参赛人员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在装表接电、互感器安装、带电作业等专业基本功方面下苦功。 面对这样的压力,陈家玄用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主动加练。训练和比赛中,陈家玄需要佩戴面罩进行操作,而面罩透气不太好,呼吸会造成面罩内起雾,非常影响视线。为了克服这个不利因素,他通过反复练习,对设备和操作形成肌肉记忆。作业现场、训练场上、教室里,定格了他挥洒汗水的无数瞬间。不叫苦、不喊累,身着10多斤重的全套防电弧装备,三个月里,光是截面积4平方毫米和2.5平方毫米的二次铜塑线,他就用完了13500米,绝缘手套也磨破了44副。 “一开始我们还没有防穿刺的手套,小伙子手上的水泡,起了又破,破了又起。就这样,光基本功这块,我们就练了很长时间。”主教练汪波谈及这个“90后”弟子,心中既骄傲又心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终的比赛里,陈家玄获得了400伏个人项目第二名的好成绩,所在队伍以大比分领先夺得第一,创造了公司参加省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的历史最佳战绩。“1个端子排上横平竖直地排列11根二次铜塑线,线与线之间的距离保持12mm,误差不超过2mm”的精细工艺,更是引得在场裁判、各地市教练员、选手的驻足拍照和啧啧惊叹。 他是甘于奉献的爱心达人 作为“连心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陈家玄经常带领队员们一起修楼道灯具、社区服务、电力客户巡检......只要群众有需求,他都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疫情肆虐,他又主动参与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志愿服务时长达300小时。他是“临时大白”,协助核酸检测2.7万余人次,安装黄码门磁80余户,承担1980户居民的信息统计工作。 2022年3月6日凌晨0点20分,社区第一轮核酸检测刚完成不久,“快来人帮忙,有孕妇要生了!”正在整理核酸检测场地的陈家玄听到声音立刻跑向事发楼栋,原来是5号楼8楼的一名孕妇突然羊水破了,即将临盆。但由于电梯间与楼道过窄,救护车的推车根本无法进出,于是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与医生默契配合,轻轻地将已经无法动弹的孕妇抬放到担架上,小心谨慎地沿着台阶一级一级搬下楼,终于顺利将孕妇护送至救护车上。 3月25日5时30分,完成电力抢修后的陈家玄和同事驱车从抢修地点新海云谷小区南门离开,在经过该小区闸口处时,意外发现一名小区保安躺倒在地,已失去意识并偶尔伴有抽搐的症状。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拨打120并对保安师傅进行侧头放平等救助措施,直到120赶到才离开。后得知,晕倒男子是保安王师傅,今年46岁,在防疫值班中,突犯高血压引起休克昏迷,因抢救及时终于已脱离了危险。 “我们年轻人身上有梦有激情,帮助别人就是我的梦想。”这是陈家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