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发明家的“电网人生”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继祥 16年走破百余双鞋,巡线里程达1.99万公里……初中毕业的他带领一帮大学生、研究生搞发明创造,完成安全带电操作近2万次,带领团队研发并取得专利79项,在带电作业领域展现了不平凡的“电网人生”。 他,就是国网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班长陈继祥。 “它适合不同的导线,还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能降低设备接地和绝缘故障。”4月23日,在东海县高新技术开发区10千伏公园线带电搭接引流线现场,陈继祥带领班组对新发明的新型开口线夹进行实地操作。 37年的工作生涯中,陈继祥始终坚信并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中,把平凡的事做好、做透,就是不平凡。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获得国网特等劳模、中国好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60多项荣誉之后,今年五一前再获殊荣,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多留意,创新无处不在” 1986年,18岁的陈继祥初中毕业接父亲的班,进入了当时的东海县供电局,成为一名巡线工。 2002年,东海县供电公司首次成立带电作业班,陈继祥担任了这个由4个人组成的班组的班长。面对专业知识空白、设备匮乏等一系列困难,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从最基础的电力符号学起,自学配电知识、无线电、机械维修常识等,并边学边干。 通过搜集难点、关注细节等方式,陈继祥带领班组从最简单的带电搭火入手,摸索带电作业技术,攻克一道道难关,研制出的智能电流测试仪不仅比一年后日本出产的同类设备便宜1万余元,而且性能和安全可靠性毫不逊色,为企业节约了一大笔费用,也填补了专业技术空白。 “工作中,我会多留心,多思考。我一直相信,多留意,创新无处不在。”2022年11月,陈继祥在工作中发现,老式线夹由于模具款式旧、缝隙大、防水性差,对新型导线夹持度不够理想。他立即着手改进,升级改造线夹绝缘材质和开口角度,并在绝缘层外面各加装一层导电压板。实际使用中,这款新型绝缘开口线夹运行可靠、安装快速,适用导线范围大,还有一定的防水效果,能有效降低线路运行故障。今年4月,该新型线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从事带电作业21年来,陈继祥改进和发明了省力型剥皮钳、地电位检测器、万向电动扳手、四分裂间隔棒安装走线器等多项创新性作业工具,并被广泛推广应用。 “多尝试几次,总能成” 带电作业要求更高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陈继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获得了大专学历,翻阅大量技术书籍,融合配电、无线电维修、机械维修等多门专业知识于实际工作之中。 今年,他的关于一种新型带电作业便携平台项目的专利申请又获国家专利局批准。至此,他的个人取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达到54项。“每次工作中遇到难处,我都会不断尝试各种攻克办法。总之,不怕失败,多尝试几次,总能成!”陈继祥说。 新型带电作业便携平台的诞生,就得益于陈继祥一次次的尝试。2019年9月,东海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班要对牛山街道和堂村10千伏富华线一处电杆导线进行搭接。这条线路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斗臂车难以施展,但凭人工携带工具攀爬又过于危险。尽管最终班组成员几经波折勉强完成了任务,但看到大家累得大汗淋漓,陈继祥就琢磨:“能不能做一个便携载人升降平台,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他说干就干,找来绝缘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等材料,从最简单的地面搭建干起,从最初第一代的人力绳索牵引式升降台,到升级后加入电动角度控制、无线传输、液压锁定机构、后台监控的第五代,陈继祥和班组人员不断完善。2020年1月,该项目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职工创新项目,并给予陈继祥团队20万元职工创新补助资金。 2022年5月1日,第五代带电作业便携平台迎来了首次实地测试。该平台以混凝土电杆为载体,结合带电施工专业特性,以锥形电杆固有的性状,实现了升降、旋转、稳定载人等可靠功能。 “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在陈继祥看来,“青年员工是电网的未来与希望,而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因此,不能只顾自己埋头创新,要鼓励和带动更多的青年人参与进来。” 他时刻关注青年员工的成长,带领他们尽快融入班组,引导他们主动创新创造。 2018年,陈继祥个人工作室升级扩大为东电创新工作园,该公司32名青年员工先后加入到了他的创新团队之中,使其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转化为了群体优势,推动该公司职工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95后青工顾炎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2018年,顾炎参加工作,成为了陈继祥的“关门弟子”,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创新“新星”。 在参与配网抢修工作中,顾炎发现很多导线脱落故障都是跟绝缘支柱瓷瓶设计有关,便思考能否改进一下绝缘支柱。 2022年初,在师父陈继祥的指导下,顾炎着力寻找新型替代材料,重新设计绝缘子的材质和结构,最终研发出了免绑扎绝缘子及缓冲定位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职工技术创新一等奖。 如今,顾炎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已有7项、创新成果3项,其中1项获得了省部级奖。东电创新工作园的展览柜内更是摆满了团队成员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参观东电创新工作园已经成为东海县供电公司每年新进大学生员工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