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葡萄,名闻遐迩。9月6日9时许,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葡萄分拣中心,两条自动化分拣生产线上,一串串晶莹饱满的“巨峰”葡萄完成称重、装盒后,被工人送入冷库储藏。这批近两吨的葡萄在当天下午通过物流发往新加坡。 丁庄盛产葡萄34年,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目前已培育出巨峰、夏黑、阳光玫瑰等52个品种,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2万亩,年产量2万余吨,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今年,是“丁庄葡萄”连续第4年走出国门,出口东南亚市场。丁庄葡萄有今天,离不开供电人的努力。 从浇水灌溉,到全自动滴灌 大片贫瘠的岗坡地,交通位置不占优,丁庄村过去穷到“叮当响”。1990年,时任镇江市农科所所长的赵亚夫牵头,从日本引进“巨峰”葡萄种苗,在当地农户的自留田试栽下第一株葡萄藤。 因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巨峰”葡萄不仅口感好,而且品相佳,一经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尝到甜头之后,丁庄村种植葡萄的村民激增,目前已有2000余户,种植面积达2万亩。 二丫葡萄专业合作社是该村种植龙头企业,年产葡萄3万公斤,销售额约百万元。但回想起步阶段的艰辛,合作社负责人王玉根仍历历在目。 2009年,他将60多亩玉米田和奶牛场改种葡萄,新建了10个大棚,栽下葡萄藤。“葡萄隔年才收获,一般3月育苗,次年7月采摘,这期间需按照棚内温、湿度浇水和施肥,高温期间每天都要浇水。”王玉根回忆,每周的用水量达1吨,当年使用的潜水泵都是从距离合作社800米开外的10千伏丁葡线下200千伏安丁庄配电变压器接电。该配变沿线还有150户村民,因供电半径偏长导致电压低,灌溉水压小,浇水费时费力。这是当年葡萄种植户遇到的共同问题,因为没钱新上专变,王玉根算了一笔账,“葡萄产量至少要影响两成。” 这个问题在2015年得到彻底解决。茅山供电所结合种植户实际情况,新增配变布点。在距离王玉根的合作社300米处新上一台容量为630千伏安的茅山赵家配变,为周边种植户预留了充裕的供电容量。 2016年,茅山镇政府成立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实行“统一品种育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的管理模式,使葡萄种植驶上了农技转型的“快车道”。 “甜蜜”产业蒸蒸日上,许多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返乡筑梦”,王玉根的女儿王娟就是“葡二代”的代表。14年前,她辞去设计师工作,回乡和父亲种葡萄。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葡萄的选择更加倾向于高品质,因此新品种才有更大商机。”去年,王娟决定种植阳光玫瑰、东方蓝宝石、浪漫红颜等优质葡萄品种。然而,尽管新品种售价每公斤约20元,亩均效益可从1万元提升至6万元,但新品种的种植也遇到了难题。 葡萄种植的传统施肥方式是在藤下挖坑,采用穴施法,而优质品种则要水肥一体化的全自动滴灌。这种方式需要在每个大棚安装一套10千瓦滴灌设备,以便于肥料、营养液与水混合后实行分类施放,既提高品质、降低病虫害,又节省劳动成本。但如此一来,负荷容量几近饱和的茅山赵家配变显然“力不从心”。 得知情况后,茅山供电所随即实施农网线路路径重新规划,合理分配配变负荷,新上配变16台、新增供电容量3200千伏安,还将二丫合作社等用电大户的用电负荷切割至负荷较为宽裕的茅山龙桥配变下,以满足种植户的用电需求。 “葡二代”做电商,电力来帮忙 近年来,“葡二代”们做起电子商务,打破了仅靠游客上门采摘的销售模式。然而,随着全国各地订单的涌入,缺少保鲜冷藏设施又成为线上销售的“阻力”。 “如果是在常温下进行包装处理,温度无法达到预冷需求,等到了顾客手上,葡萄的品质就会大打折扣。”为此,王娟焦急万分。 她向丁庄村村委会求助,并请来物流专家想辙。丁庄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静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合作社都遇到类似情况。于是,2022年,该村新建葡萄分拣中心,配备1600立方米冷库,加装4台制冷设备,方便葡萄在完成分拣后直接进入冷库预冷。 建设之初,因分拣中心用电容量仅为100千伏安,因此茅山供电所从茅山龙桥配变为其接入电源。今年7月初,葡萄即将大量上市前,茅山供电所台区经理曲方忠突然接到分拣中心负责人陈玲打来的求助电话,称冷库制冷设备压缩机无法启动。他立即和同事赶赴现场,检查发现是漏电保护开关烧焦变形所致。此前一天,当地遭遇短暂雷雨天气,曲方忠分析可能是用电控制箱遭雷击,加之冷库压缩机外壳未安装接地装置,导致漏电保护开关烧毁。在义务帮助更换新漏电保护开关后,冷库制冷设备压缩机成功启动。 1个月后,分拣中心进一步优化区域划分,新增分拣升降平台以及5台制冷机,用电容量增加100千伏安。茅山供电所获悉后,再次组织供电服务人员主动上门勘察,建议陈玲购置400千伏安专变,并指导在线申请业扩新装业务。之后,又协助联系句容市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班开辟“绿色通道”,仅用18天就完成专变接电,工期压缩了30天。 “如今,仅东南亚市场,我们每周就要发一次货,发货量2至5吨。8月底,又接到一批新加坡订单,每周供应量再提高两成。”陈玲介绍。 不仅如此,葡萄产业也推动了旅游业发展,丁庄村每年会吸引超过30万游客参与尝葡萄、赏美景、亲子采摘等活动。其中,电车自驾游不在少数。句容市供电公司联合国网镇江电动汽车分公司在丁庄村新装直流快充充电桩6个,并发挥“电力+乡村”网格优势在节假日安排网格员驻点服务,引导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今年初,茅山供电所还对丁庄村的12公里主干道杆线实施下地工程,美化了村容村貌,助力旅游业发展。 丁庄葡萄效应在延伸。目前句容市因地制宜,不断壮大县域“甜蜜”产业,已带动全市葡萄种植近5.2万亩。未来,还将开发葡萄酵素、葡萄籽油提炼等24种衍生产品深加工,开拓“葡萄+”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电力让丁庄葡萄迈上“快车道”
丁庄葡萄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