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完成10千伏帕堤线21号杆鸟窝隐患的消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因为用上了缺陷网络化处置系统,配网调度员与现场配电运维人员实现零电话沟通,消缺整体时长压降近30%。 非计划性消缺是配网运行调控的日常工作之一,其间配网调度员和现场配电人员需多次电话沟通,同时调度员还需在日志中人工记录每一步操作,自动化程度和沟通效率较低。一旦遭遇极端恶劣天气,调度员需要并行处理多个缺陷,严重影响缺陷处置效率。 为破解这一难题,苏州供电公司在已实现计划检修全流程网络化处置的基础上,启动对非计划性消缺工作流程的网络化改造,并于今年2月上线配网缺陷网络化处置系统,由此实现了配网消缺全流程网络化处置。该系统在内网网页端和“i国网”APP同步部署,现场配电人员可在“i国网”APP中,点击选择上报的缺陷设备、类型等信息,并接收开工许可和调度操作指令。调度员可在网页端完成许可开工、发令操作等工作,以文字代替口耳相传,避免了误读、误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