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发展“盐”途阔 电暖万家气象新——盐城供电书写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三度”新篇章

发布日期: 2025-10-20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深耕“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提升,上半年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高效服务50个省市重大项目接电投产,为1274户高压客户、4.65万户低压客户节省办电成本3.28亿元。累计完成涉电联办业务113件。分布式光伏增量7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深入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要求,通过打造智慧办电服务新标杆、推广“一小区一证明”充电桩报装便民服务、实施“电暖流·助企行”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举措,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为盐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盐”速度——政企协同锁定项目需求

5月11日凌晨,随着110千伏乾运变电站发出平稳的嗡鸣声,江苏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正式通电。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省重大项目之一。从立塔架线到正式送电仅用52天,较常规流程缩短了10%。

这样“盐”速度的背后,是“重大项目档案库”的支撑。今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创新建立政企联动电力需求快速响应机制,定期跟踪39个省级、605个市级重大项目用电需求,形成包含项目类型、投资规模、建设周期等关键数据的档案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该公司统筹电源布点,在项目提出用电申请之前,就预先启动配套电网规划,根据项目档案预估的用电负荷需求,倒排时间节点、规划建设方案,以此实现“让电等发展”的服务承诺。

精准锁定重大项目的电力需求之外,重构流程也为重大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7月2日,江苏沃能海工装备公司年产20万台(套)海工装备关键零部件项目完成送电。早在去年4月,该项目拟以22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盐城中分区电网的方案确定后,盐城供电公司在项目评审阶段就并行开展可研设计工作。政电企三方合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将业扩报装前端环节——可研阶段的时长压缩至10个工作日。

在盐城,这样“串行改并行”的事例还有很多。今年,盐城供电公司发布10千伏、35千伏业扩流程横道图,以时间为横轴、项目流程为纵轴,直观展示各环节时间安排和串行、并行关系。这张图让复杂的办电流程变得一目了然,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识别可并行开展的环节。据统计,横道图发布后,盐城供电公司高、低压业扩时长分别同比压降11.43%、7.20%。

盐城供电公司还为重大项目配备了专属“电管家”。从前期用电咨询、接入方案制定,到中期施工用电保障、现场安全指导,再到后期验收送电、用电跟踪,“电管家”全程跟进,及时解决各类难题。

“速度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变革。”盐城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陈淳表示,通过建立政企联动全链条协同机制,公司今年已保障71个省市重大项目接电投产,完成盐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3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开门接电”材料上报。目前,公司正重点跟进73个在途项目建设进度,在15个省级及以上园区全面推行标准化“开门接电”服务。

“盐”温度——数字办电托起民生幸福

走进盐城政务服务大厅,水电气网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全部搞定。这得益于盐城供电公司在全省率先打造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一窗通办”。

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改革,直接关乎企业生产经营。盐城供电公司联合住建等部门,将工程建设项目配套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广播电视5个事项联合打包成“一件事”,打造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流转、一同踏勘、一并接入“五个一”联合报装新模式,真正实现了企业“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与此前相比,水电气网“一窗通办”的办理环节减少85%,申报材料减少96%,时间提速76%。截至目前,盐城供电公司已完成涉电联办业务193件,助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盐城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指尖办电”服务新模式,用“数据多跑路”换“群众少跑腿”,以“盐”温度托起民生幸福。除了水电气网“一窗通办”,今年上半年,盐城供电公司还推动“销户+退费”“不动产+供电”联合过户等高频业务实现联办,月均办理业务近千件。

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还体现在百姓生活中。

盐城供电公司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于今年1月联合市住建局,在全省率先推出“一小区一证明”便民服务模式。由物业公司提前出具覆盖整个小区产权车位的《小区统一同意建设书》并向辖区供电服务中心报备,替代以往每户单独申请的物业许可证明。在这个模式下,居民只需通过“网上国网”APP上传产权证明、车辆拥有证明、身份证明,就能办理充电桩报装。

目前,“一小区一证明”便民服务模式已在盐城恒荣世家、海陵首府等5个小区试点落地,累计服务148户居民,平均接电时间缩短至2个工作日,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从城市的居民小区延伸到乡村的田间塘口,数字化供电服务正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射阳,协助黄三水产苗种培育有限公司优化藻类浓度监测系统,满足蟹苗养殖对供氧稳定性的严苛需求,同时更新用上60台变频节能设备,配合专用配电变压器和智能化配电系统,使设备能耗进一步降低10%,每年可节省电费8万元。

在滨海,协助套稍村智慧农场构建了一整套自动化作业系统,自动调控通风、遮阳、灌溉、补光等设备运行,确保西瓜苗都长在适宜环境中。

“盐”高度——双管齐下服务绿色转型

盐城提出,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盐城供电公司主动担当作为,助力当地绿色低碳转型之风劲吹。

今年5月初,盐城供电公司启动“电暖流·助企行”专项行动,为企业提供“能效诊断+政策解读+方案定制”的全链条服务,积极引导企业节能降耗,帮助企业降低用能成本。

大丰区南阳镇阀门工业园区是专项行动的第一站。作为“中国阀门之乡”,南阳镇聚集近200家阀门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85%出口欧美。关税冲击下,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需求迫切。

盐城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赵健和王晨专门来到纽威工业材料(大丰)有限公司,他们详细了解企业用电情况,对企业用电负荷特性、电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后给出建议:“错峰生产,将热处理等高耗能工序转移至谷电时段。”企业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在谷电时段增投了2条精加工生产线,实现产能提升20%的同时,电费支出减少了18%。

专项行动中,盐城供电公司通过分析负荷曲线、功率因数等12项指标,精准研判企业用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一企一策”给出优化方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已累计走访企业41家,帮助15家企业累计降低用电成本超过300万元。

紧贴绿色低碳发展所需,盐城供电公司还在推动“绿电进园区”方面积极作为。

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的碳谷管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园区内每家企业的绿电使用数据和碳排放轨迹。这里是全国首个真正实现绿电可溯源的产业园区。

为助力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实现绿电可溯源,今年2月,盐城供电公司改造了110千伏锦城变电站,专门腾出一条母线,只允许园区附近的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接入,并且只送电给园区内的企业使用。这样一条绿电“专用通道”,让绿电从生产到消纳的整个路径都是清晰独立的,从而确保每一度电的绿色身份都可以被精准溯源和认证,为园区内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增添了底气。

围绕“绿电进园区”,去年以来,盐城供电公司聚焦“主网+配网”两个战场,累计投入近1.2亿元,完成锦城、临港、工业等3座110千伏变电站母线改造,改接线路24.5千米,为大丰港、射阳港、滨海港三大零碳产业园接入绿电装机17.425万千瓦,每年可提供11.43亿千瓦时的绿电。

“未来,我们将启动变电站级别的改造,打造整座‘绿电变电站’。”盐城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王立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