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南京开展了首次车网互动演练。当日上午9:30至11:30,全市24辆新能源车分批次接入江北新区、江宁、六合、雨花台区等地共计14台V2G充电桩和10台有序交流桩,与电网进行双向充放电和有序充电。两小时内累计反向放电300千瓦时,相当于30户居民家庭1天的日常生活用电。 据了解,车网互动主要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V2G)等形式。V2G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将电动汽车作为可移动的储能装置,通过用电低谷时段充电,用电高峰时段对电网反向放电,构建起动态有效的“新能源汽车+电网”能源体系,起到削峰填谷的调峰作用,实现能量双向互动。 此次演练覆盖车主邀约、放电实施和补贴结算全流程,让车主获得了实际优惠,也验证了V2G技术上和商业上的可行性,为公司今后开展更大规模车网互动创造了条件。 根据预测,13日上午9:30至11:30,南京局部区域用电负荷较高,为有效检验新能源汽车对电网的支撑作用,公司提前联合蔚来、比亚迪、吉利等多品牌汽车,通过智慧车联网平台向“e充电”app注册用户发出“放电有礼”邀约。参与邀约的车主通过向电网放电,可获得放电电量4倍的充电补贴。 当日上午10点,在国内最大规模智能充电综合服务楼宇——南京极客空间江北新区站内,2辆新能源汽车接上了V2G充电桩,化身“车轮上的充电宝”以每小时20度电的速度,向电网反向放电。 “昨天上午,我收到了‘放电有礼’的邀约短信,每放一度电可以获得4块钱。我这辆车正好有这个功能,电池总共有70度电,按照放电50度计算,我可以获得200元的充电额度,足够我充三、四次电了,非常划算。”现场参与放电车主魏先生表示。 据悉,除了双向充放电之外,此次演练还在南京邓府山交流有序充电站同步开展了有序充电演练。邓府山交流有序充电站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居民桩有序充电调控,可通过新型负荷管理系统远程调节居民的充电负荷,实现车网的友好互动。该站共设有10台7千瓦交流充电桩,演练期间累计发送功率调控指令6次,成功实现充电桩远程启、停及功率调控,总计压降充电负荷40千瓦。 此次活动是公司进一步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激发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资源潜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南京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万辆,未来若所有车辆全部具备双向充放电功能,预计储能潜力将达到1500万千瓦时/600万千瓦,可等效支撑150万户居民家庭1天的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