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工匠”的“五一”

发布日期: 2024-05-10 信息来源: 江苏电力报

上午,在单位做论证方案。

下午,去南京市江宁区500千伏东善桥变电站进行现场勘察,顺便遛一遛“机器狗”……

这是“五一”假期第一天,“江苏大工匠”陈昊的假期日程安排。

陈昊是国家电网首席专家、国网南京供电公司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变电二次运检师。

“之前,我们的日常巡视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以目视法为主。现在,大量的工作已经通过技术手段,包括自动化智能运维方式,实现了替代,运维人员数量已经大大减少。”在东善桥变电站,笔者见到陈昊时,他正在帮刚刚完成巡检任务的四足式巡检机器人(俗称“机器狗”)“洗澡”——清除足上的泥巴。

东善桥变电站占地139亩,相当于13个足球场那么大,整站1900个设备、1.8万余个点位,巡视工作马虎不得。“机器狗”通过高精度双目视觉摄像机,配合声纹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对采集到的信息自动分析,可以准确识别设备有无外观缺陷、发热情况及内部故障。在它上岗后,现场运维效率提升超过了50%。

目前,南京共有7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了500千伏网架“O形环网”格局。做好变电设备日常运维,通过检修排除隐患,保障电网正常运行,是陈昊所在的500千伏变电运检中心的重要职责。因此,“别人休息我工作,别人放松我紧绷”,对陈昊这样的电力检修人来说是一种常态。

陈昊的父亲是一名电力工程师,小时候常带着他一起阅读相关电力书籍,还会买一些灯泡和继电器在家做故障模拟试验。“特别是每次下大雨,父亲都会赶往变电站。我当时很不解,觉得那里有人值班,而且下雨也不一定会出问题。但父亲却说,下雨时变电站最易出故障,他懂的技术多,或许能帮大家更快地解决问题。就算没有故障,确认安全再回来他也高兴。这种供电安全高于一切的信念,我至今铭记于心。”陈昊说。

2005年,陈昊入职南京供电公司。从刚入行时的小陈,到后来同事们口中的大师,陈昊经历了一条漫长的学习、创新之路。城市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相关技术的推陈出新,对陈昊来说,学习新技术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我就喜欢琢磨,碰到问题不解决绝不放弃。”正是靠着这种对事业的执着专注,陈昊在技能报国的路上收获了更多。

断路器的潜伏性故障检测手段不足,一直是电力检修工作中的难题,陈昊也主动向这个难题发起了挑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心电图检查中汲取了灵感,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检测故障信号。2021年,他的“断路器潜伏性故障在线监测装置及配套系统”成果,一举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作为全国首创,该成果自试点应用以来,优化了高压断路器检修调试工作,显著提升了地区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从业近20年,陈昊已获得中国专利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5项,行业级科技进步奖28项、授权专利160余项。作为国际电工委员会首位中国专家,他还参与了7项国际标准的起草,让“中国标准”走上了国际电工舞台。2016年,陈昊创新工作室成立,更多的青年骨干得到锻炼,迅速成长。

今年2月,第四届江苏技能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陈昊获评“江苏大工匠”。这是他继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电网首席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最美工匠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荣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