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街道的南京派缘葡萄基地大棚内,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因近期暴雨、高温天气叠加,八卦洲供电所工作人主动上门,检查大棚内部电气设施运行情况。 这片葡萄基地由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创业之星”周福安创建。200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周福安回到家乡,于次年创办了南京派缘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增收。2013年,合作社引进“阳光玫瑰”品种,开始建设派缘葡萄基地,逐步形成立体化种植葡萄、生态养殖家禽、套种有机蔬菜的特色经营模式。 葡萄生长过程中,灌渠扬水、管道滴灌等各个环节均依赖电力。八卦洲供电所主动对接合作社用电需求,累计架设低压架空线路2.5千米,敷设地埋电缆800余米,新建低压电缆分支箱7台,协调新建、增容配电变压器800千伏安。多年来,葡萄种植规模日渐扩大,电力供应始终稳定可靠。 2017年,葡萄基地初见效益后,周福安带头实施了“一棵葡萄、一个梦想”共同富裕项目,利用当地贫困户家中空地种植“阳光玫瑰”,由村组织搭建设施,合作社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统一包装对外销售。该项目每年为贫困户带来近万元的收入,帮助他们实现了精准脱贫。 为了让更多农户有增收机会,2021年,周福安承租了500多亩地,用来新建葡萄种植大棚。“生长环境好,葡萄品质才有保证。”周福安介绍。但种植面积大了、人手多了,如何控制光照、温度、通风、水肥等各方面因素,在节省成本的前提下改善大棚内的环境条件? 八卦洲供电所台区经理周代军在上门走访中得知后,建议周福安采用电气化的智慧种植模式并被采纳。在供电所帮助下,大棚电气化改造和电力接入工程在10天内同步完成。“智慧种植系统采集大棚内各项环境指标,对育苗、灌溉、取暖、保鲜等各环节实时调节,让葡萄保持最佳的生长状态,可节省水肥30%以上,产量提升至少40%,90%的葡萄都能达到高品质的市场要求。”周福安表示。 在可靠供电保障下,如今,派缘葡萄基地总规模达到600多亩,年产量达30万斤,亩产收益9万多元。派缘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江苏百强合作社。 今年3月,八卦洲供电所在当地建立“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加强政府、供电双方网格员协同联动。6月22日凌晨,八卦洲街道遭遇雷雨暴风恶劣天气,为派缘葡萄基地供电的低压线路因雷击发生故障。台区经理周代军在“村网共建”微信工作群中得到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修,仅用1小时就恢复了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