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位于南京市最南端。在这里,记者看见美丽乡村的未来模样。高岗村是高淳区的核心区门户,地处宁杭生态经济带和宁宣黄成长带的交汇点。漫步乡间,淳朴自然又极具设计感的民居与山水融为一体,空气带着青草的芬芳。 “春光渐暖窗中月影湛清华,惠风将近槛外山光拂高岗”,悬挂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高淳)工作站的对联,讲述着“小乡村”和“大学府”携手发展的故事。据高岗村村委会主任吴国民介绍,由于村民大多搬迁至城镇生活,大量农房和农田闲置。2018年,高淳区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采取整村开发模式,梳理出17.3亩集体建设用地,成为入市交易试点。 改造前,房屋居住条件较差,采用燃煤、木柴等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改造后,18幢房屋彰显科技,留住乡愁。 “我们助力高岗村打造‘零碳’乡村示范点,智慧能源监测管控平台对配电、光储、空调、路灯、民宿、养殖、灌溉七大能源系统集中动态监控管理,可以实现能耗最低、经济最优。”国网南京高淳供电公司营销部大客户经理赵磊操控着平台,村里的发电量、用能统计、用电排名一目了然。 花费38元便可制作一把非遗漆扇,花6元便可吃到美味的豆腐脑。民宿中心米糕坊、豆腐坊、文创空间一应俱全,江苏省唯一的斗拱博物馆也坐落于此。 在游客中心,“光伏树”备受关注。“这棵树状的光伏供电系统可以满足照明供电,游客中心在原建筑结构和风格上配置688块光伏瓦片,光伏总装机37.73千瓦,根据日平均用电量配置储能设施,与自用电协同实现绿色能源自循环使用。”赵磊介绍。 正值中午,等待下批游客的高岗村村民孔良介绍,他家经营着民宿,农田租给当地的种田大户,空闲时在游客中心兼职。“民宿不愁客源,高淳一年四季都有赏花节。新能源很有意思,生活很有盼头。” 民宿周围草木丰茂,不远处鱼塘水光潋滟。“我们计划在这里安装一块光伏板,通过清洁电源为鱼塘增氧,让前来钓鱼的游客,在休闲时更好了解和享受清洁能源。”赵磊说,他的“光储增氧”畅想正在变为现实。 提到“增氧计划”,国网南京高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周冬旭介绍,鱼塘增氧、蟹塘增氧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一环,“在供电高峰季,我们凌晨三四点就开始保障供电”。 南京高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首个以螃蟹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园。2019年起,高淳区推进规模化养殖,在园区内建成标准化螃蟹养殖基地等一批现代化项目,平均亩产达到200多斤。“智慧电力+数字农业”智能养殖灌溉系统实现了螃蟹养殖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网格化服务缩短了服务距离,提升了服务水平。300多公里供电线路将一条条银线架进蟹塘深处,实现蟹塘用电“户户通”。 “希望找到一个成功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耐心资本投入美丽乡村、零碳乡村建设。”告别高岗村时,吴国民、赵磊等人正筹划着建设更多屋顶光伏和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