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留言簿里,藏着很多助老暖心事儿

发布日期: 2025-02-07 信息来源: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

如今,水电燃气等费用缴纳都能线上办理,很多人好几年都不会去一次线下营业厅。然而,对一些用不惯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营业厅是他们每个月都要“报到”的地方。

每个月月初电费明细出来之后,是营业厅的业务办理高峰。今年春节假期后半段,正与办理高峰重叠,在2月1日恢复营业后,国网南京城南供电营业厅里逐渐忙碌起来,不仅有正常排班,还安排了后备班,以备客流高峰时增派人手,全力做好春节假期服务。

每次都是她们主动上前帮忙

“我年纪大了视力不好,手机缴费搞不明白。每次来营业厅,都是她们主动上前帮忙。”2月2日上午9点多,70岁的周先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城南供电营业厅的自助缴费机上缴了电费。缴完费,老先生坐在宽敞温暖的大厅休息一会儿,和记者聊了聊。

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就住在附近,每个月都会来缴费。刚开始有自助设备的时候,他担心自己操作不好给别人添麻烦,没想到每次都是工作人员主动询问他。而更让周先生感动的,是去年夏天的某一天,他路过营业厅,走累了想站在门口歇一会,有工作人员上前对他说:“天太热了,您进来坐吧,里面有空调、有水。”周先生说,那一刻他感受到这些工作人员对老年人的热情、关怀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简单地完成工作指令。

记者采访期间,遇到73岁的王女士到营业厅变更阶梯电量基数。从每一档的电量标准到费用差别,工作人员一一解释。“讲得太细致、太清楚了!”王女士说。

留言簿里记录着点点滴滴的故事

“2号工作人员工作认真、细心服务”“3号柜台工作人员工作认真负责,有不懂的地方都提前告知”“本人对工作人员的态度非常满意,祝你们节日快乐”……在营业厅一角的信息栏里,放着一本收集市民意见建议的留言簿。记者发现这赫然是一本表扬信集合,只言片语里记录下很多暖心瞬间。

“我喜欢来你们这儿,因为有你们这群可爱的人。”这是一位80岁老人的真情流露。此前,这位老人来营业厅办业务,拿出电卡看到上面写着刚去世不久的老伴的名字,不由得悲从中来,是几名工作人员递纸巾、送热水,柔声安慰、耐心倾听,抚慰了她的伤痛。

虽然自助机已经可以完成查询、缴费等业务,也有工作人员一对一指导,但很多老年人对机器缺乏“安全感”,还是要到柜台办理业务。涉及到阶梯电价等比较复杂的问题,工作人员总是不厌其烦地告知、讲解。“我们接待过年纪最大的市民有90多岁,最长的一次解释一个问题讲了40分钟。”城南供电营业厅大堂经理夏尧用两个“最”概括了营业厅的日常。

“老地方”来来往往很多“老熟人”

夏尧告诉记者,如今来营业厅办理业务的有90%以上都是老年人。为了更好服务老年人,营业厅里有很多适老化细节,比如文字材料都是字体放大版本的,每个柜台前都放了老花镜,便民柜一角放了轮椅、AED等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是全市业务办理量最多的营业厅。”夏尧说,由于营业厅坐落于老城南居民集聚区,而且距离地铁站很近,很多老年人都喜欢来这办业务。营业厅有个“老熟人”,已经搬去栖霞好几年了,每个月依然雷打不动回城南营业厅缴费,被问到为什么要跑这么远,老人说:“我看着你们亲切哎!”说到这个故事,夏尧难掩自豪。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