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从“有顾虑”到“很放心”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有序推进核心商圈餐饮场所“瓶改电”
发布日期: 2024-10-25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10月16日晚,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丹凤美食一条街的各色商铺里里外外一片忙碌景象。商户汪先生在电灶旁,正有条不紊地制作美食,几个人麻利地端盘、上菜,很快就将一道道菜肴递至用餐者的桌上。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有顾虑”到现在的“用起来放心极了”,这也是众多参与“瓶改电”项目的餐饮用户的真实写照。

当前,餐饮行业消费热潮涌动,但存在的燃气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提高餐饮场所整体安全水平,从去年8月开始,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率先在新街口街道实施“瓶改电”工作,守护好城市“烟火气”。

啃下“硬骨头” 实施“瓶改电”

“一到了夏季高温时候,用电量真是噌噌往上涨。厨房里都是明火,人在里面闷热,但这又是气又是电的,我们也担心呐!”秦伟伟兰州牛肉面老板刘伟提到原来的情况,不禁连连摇头。

据不完全统计,新街口街道曾有60%以上商业用户出现过“超负荷”用电情况,此处一直是南京供电公司用电安全改造的焦点,但因种种原因,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瓶改电”项目通过“电能替代、全电厨房”两大抓手,不仅可以有力消除燃气、液化气、电能混杂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还可以利用改造的时间对线路进行重新布局、统一管理,极大地减少因搭线混乱引起老化漏电等事故的发生,更有助于推广绿色餐饮模式,营造更加便捷、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营商服务环境。

赶走“油烟味” 留住“烟火气”

在实施过程中,南京供电公司网格经理采取量身定制方案、“一户一策”的服务模式,对街道内符合要求的商户进行改造容量统计,采用逐一采集表计信息、登记造册的方式,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留存。通过与后台系统中可开发容量进行数据对比,针对不同台区下的零散用户量身制定初步改造方案。

今年4月底,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二中心挂牌成立后,该中心更是以“精网微格”为推手,通过“网格+公共服务”的政企融合体系,全力推进新街口网格“瓶改电”工程的实施。在加强与街道协同共建的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多次协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动工程的规范实施。

如今,改造过的美食街不仅能源供应更加安全稳定,环境也逐渐安全卫生,少了些厚重的“油烟味”,多了些幸福的“烟火气”,多元化“全电厨房”的场景正徐徐展开。

降低投诉率提升满意度

长期以来,新街口街道美食街曾因用电增容问题,遭到周边商户多次拨打政务热线反映,随着“瓶改电”在新街口街道的逐步落实,政务热线受理的相关工单量同比均有下降。

截至目前,本次“瓶改电”改造工程共受理玄武区新街口网格200多户美食街商铺的增容申请,合计报装容量近7000千伏安。

选择在新街口街道率先实施“瓶改电”项目,是南京供电公司“推进政企共融,打造优质网格”工作的重要一步。

“瓶改电”不仅解决的是老百姓的“疑难杂症”,更是敲开南京“公共+”政电融合体系的一块开门砖,该公司将继续推进其他片区的工程逐步实施,在建立政企互联、资源互通的便民融合网格机制的基础上,绘就“提前响应、有呼必应”的服务地图,用接地气的供电服务守护好这片人间烟火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