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激发新动能 潮涌长三角——春运期间电网保供一线见闻

发布日期: 2025-02-15 信息来源: 新华社

元宵节前夕,记者深入南京、苏州等地,了解春运期间国家电网在保供、输电、储电方面所做的工作。

“看见万家灯火,感到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

临近元宵节,返程潮与探亲潮叠加,铁路春运迎来新一波高峰。

在南京南站地下狭长的隧道里,饶环宇像往常一样,和同事对电缆进行巡检,他们拿着仪器边走边看,时而驻足张望,时而蹲下检测。

220千伏善南-南牵线电缆隧道全长4.34公里,深20米,是高铁南京南站和京沪等高铁南京段的主要供电线路之一。为保障春运电源安稳供应,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员每天对该线路开展特巡及带电检测工作,饶环宇就是其中一员。

“我做这个工作6年了,平时每周巡检一次,春运期间增加频次,每天巡检一次,以便提前发现电缆、线路及隧道的潜在缺陷,及时处置消缺,为高铁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保驾护航。”饶环宇对记者说。

隧道内还安装了大量智能感知设备,电缆运检员可以远程及时检测电缆负荷电流、接地网的变化情况等,通过“人防+技防”立体巡检网络有效实现全方位运维。

“我们除了观察电缆外护套尤其是接头部位是否受损、漏水、螺栓松动等,还会用仪器检测电缆是否发热、环流是否正常。”饶环宇说,只有人工和智能设备交叉巡检、互相校检,才能发现更多问题。

南京南站作为华东地区较大的交通枢纽,在春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保障南京南站的供电安全,就是保障春运旅客的万家灯火。

记者在隧道中感受到潮湿和闷热。饶环宇说:“我们每天巡检七八个小时,虽然感觉到很累,但是当完成巡检从隧道中出来时,看见万家灯火通明,感到自己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

“建设智能微电网,让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

国家电网在保障大电网建设的同时,建设了各种智能微电网,让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在微型电网内高效利用、自给自足,实现区域碳中和。

在南京“光储充换检”一体化全绿电示范充电站,记者看到该站通过搭建包含光伏、储能、充电桩的智能微电网,实现屋顶光伏所转换的绿电100%就地消纳。同时,通过绿电绿证交易实现全时段绿电供应,让在这里充电的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

“做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推动绿电在整个交通能量消耗领域的占比,随着规模的扩大,绿电的价格优势就能逐步发挥出来。”国网南京供电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赵锡正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