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电力“引擎”驱动小村嬗变

发布日期: 2025-07-18 信息来源: 中国电力报

7月9日,国网江苏海安供电公司西场供电所台区经理王兵对壮志村22组宏伍家庭农场配电设施开展隐患排查,指导用户科学使用喷淋系统等设备,确保高温天气下农场可靠用电。

近年来,海安市开发区壮志村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从花卉农业、小微企业、生态康养文旅等方面持续发力,高标准建成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海安供电加大电网设备改造投入力度,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成为托举特色产业创新升级的中坚力量。

可靠电力唤醒农业新活力

2020年以来,壮志村先后流转全村超九成的土地,建成9家家庭农场和3家省级示范农场,引进铁皮石斛、园林苗木等6个现代农业项目。“康康花卉”作为海安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花卉产业基地,先后流转土地300多亩,建成智能温室大棚10个,产品销往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上海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园内吸纳70余名本地村民就业。

随着花卉种植品种增多,花卉园内又增加了128个种植小棚,用电范围逐渐扩大。为筑牢新农业发展的电力基石,海安供电紧盯农业项目发展状况,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各温室种植区,全面排查配电箱、线路接头、开关保护装置等重点部位的运行情况,对发现的电缆老化等问题,督促用户及时整改,现场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协助用户进一步优化用电环境,提升用电设备运行效率。

“我们每天都要保持恒温环境,电一旦出问题,就容易减产甚至死苗,供电所常来帮我们排查隐患,真的让人很安心!”产业基地负责人康传军表示。近年来,海安供电持续加强农村电网建设,2024年累计实施80项农网巩固提升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90千米,新增配电变压器120台,为当地特色种植提供充足电力支撑。

精准服务铺垫农文旅融合之路

6月18日,在壮志村康养小镇江苏蓉和康养中心项目建设现场,10幢大楼已经建成,工人们正进行室内装修。当天,海安供电西场供电所台区经理张爱军和同事来到康养小镇,向蓉和康养中心项目负责人询问用电情况。

江苏蓉和康养中心投资2亿元、占地32亩,采用“医养﹢康养﹢休闲度假﹢农文旅”的创新康养模式,打造田园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因子,促进旅游增收。项目开工后,海安供电主动对接,为该中心配置5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保障前期施工阶段的用电需求。今年6月,得知康养中心已完成主体土建工程,正处于政府各部门审批及验收环节后,海安供电立即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并保证在康养中心高压新装竣工验收时,为其免费开展高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对项目受电工程进行全面检验,从源头上保障供电可靠性。

目前,壮志村拥有长2600米的生态河道观光长廊,26家集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水果采摘观光园和农家菜园,全村年接待市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壮志牌大米”“凌云牌糕点”等特色产品销售火爆,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万元,带动从业人员600余人。

保障到位引来小微企业落户

“我们企业虽小,你们来的次数却不少,为我们解决了不少用电难题!”7月2日,海安供电西场供电所小微企业服务队队员在为南通鸿图橡塑有限公司用电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时,企业负责人冒沿宏高兴地说。

在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壮志村还利用村级闲置资产,引进小规模企业落户。海安供电西场供电所组建小微企业服务队,对涉及小微企业的用电报装申请,实行快捷式服务,即快勘察、快施工、快装表、快送电。只要企业手续齐全,当天即可办理完毕。在涉及小微企业的施工现场,专门为其建立安全档案,成立督查小组,开展定期巡视、消缺工作,确保企业用电安全。

小微企业多采用8至10小时工作制,且生产集中在用电高峰时段。服务队根据负荷情况,适时为小微企业提供用电优化建议,帮助企业进行节能改造,降低用电成本。客户遇到任何用电问题只需一个电话,服务队员就会上门解决。截至5月底,先后有23户小微企业在壮志村落户,为村民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