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公布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司系统2家单位榜上有名。其中,常州供电公司“电亮微光”留守儿童关爱项目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宜兴市供电公司“蜜蜂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获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近年来,在公司系统近8万名员工中,一幕幕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从服务群众到奉献社会,从扶危助困到见义勇为,涓滴小善汇聚成大爱洪流,为时代精神写下一个个鲜活注脚。 同样是在5月11日,公司员工英勇救火的善举引发全社会热议。几天前,泰州靖江一民宅夜间突发大火,租户被困楼上。同住在该小区的靖江市供电公司员工刘文鑫见状,立即拎起水桶多次往返火场救火,并找来梯子和绳子救下3名被困者。“致敬英雄!”“好样的!”网友纷纷留言点赞。仅一天多,网络关注量就达7000万人次。 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危急时刻,公司员工一次次挺身而出。为了将昏迷的周岁女童及时送医抢救,邳州市供电公司员工沈月明向110请求“我要闯几个红灯”;3通无人接听的电话,让盱眙县供电公司员工高建祥察觉到异常,上门救下了因病无法下床的独居老人;凌晨4点半,一女子昏睡在马路中央,刚完成抢修的南京供电公司员工吴青松路过此处,站在她身边当起了“人肉标志牌”…… 善良,不仅体现在救急扶危,也在日常点滴中。在宿迁市泗阳县汪庄村,提到基层供电员工张必超,村民交口称赞“好人”。张必超没有什么惊人的壮举,只是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坚持了十几年:将村里老人的一键拨号设置成自己,不管是电力还是生活问题,只要拨“1”,他随叫随到。“1键超人”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超1.5亿人次关注。“谁都有老的那一天,帮他们一把,对我只是举手之劳。”面对聚光灯和掌声,张必超这样说。 以真心换真情,善意在人与人之间流动传递。监控画面记录下这样两个暖心瞬间:徐州一位腿脚不便的独居老人,被供电营业厅姑娘周娟的贴心服务触动,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提出“姑娘,我能抱抱你吗?”宿迁沭阳县一位聋哑老人来缴电费,得到了营业员周红梅的帮助,老人注意到周红梅的口袋开线,于是回家拿来针线帮她缝补。这样的“双向奔赴”令人感动。 在身边榜样的感召下,越来越多员工行动起来,一束束微光汇成星河,温暖和照亮了更多人。苏州供电公司青年志愿者22年爱心接力,帮残疾老人岑庭孝找回生活信心;淮安宋集供电所员工陶宋发动全所同事,通过定期采购蔬菜的方式,接济了辖区内多位留守老人;在沛县供电公司员工、“献血达人”褚庆峰带动下,该公司200多名员工常年坚持定期献血……向上向善之风在公司员工中激荡,成为全员崇尚和遵循的价值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