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进取 奋勇争先①】常州:让充电负荷“听指挥”

发布日期: 2024-08-21 信息来源: 省公司网站

开栏的话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答卷正在书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江苏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做示范”的殷切嘱托,公司作为国网系统排头兵和驻苏央企示范者,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

公司网站即日起开设“锐意进取 奋勇争先”专栏,聚焦全会精神在公司系统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挖掘基层单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亮点特色和创新做法,展现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精神风貌。
 

8月7日零点过后,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公交中心站内,管理人员谈燕琴将一辆额定载客86人的纯电动公交车接入充电桩。2小时后,该车充满了电。

避开用电高峰,利用低谷时段充电——仅此一项小变化,就通过峰谷电价差为该站节省了大笔电费支出,同时缓解了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保供压力。这一运营模式正陆续在常州65座公交充电站中推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新型负荷的大规模接入,深刻改变着电力系统的结构形态。如何提升车网友好互动能力,是一项有待探索的课题。

“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占电力总负荷的比重不断提升。其中,公交充电占了重头。”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查姿伊介绍。全市现有公交车辆2013台,其中纯电动公交1505台、占比约75%。历史统计表明,晚间19时至22时,公交充电负荷最高达3万千瓦,占全市公共充电峰值负荷的一半。

移峰填谷成为必然选择。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今年6月起,常州供电公司与常州市公交集团合作,针对全市公交充电站开展峰谷电价调整。此举在全省范围内属于首创。

常州地区开展零点谷电充电试点的公交场站布局(左)及效果比较(右)

以往,公交充电站执行的是两部制工商业电价(选择不执行分时电价)。而调整后,在政策范围内,公交充电站改为执行分时电价,8点至11点、17点至22点为高峰时段,24点至次日8点为低谷时段,其余为平时段,峰谷价差接近四分之三,以引导车辆避峰有序充电。考虑到部分公交充电站车多桩少,站内加派管理人员,在23点后合理安排车辆轮换充电。

双方还共同开发了常州公交车网互动小程序,并根据驾驶员及运维人员的需求不断更新功能。“打开小程序,公交站点分布、车辆数量、人员配比等一目了然,还能查看每个站点的用电负荷、充电量及其预测曲线、预估节约成本等信息,为我们运营调度增添了便利。”常州市公交集团办公室副主任李永杰表示。

据统计,新模式实施以来,在已开展试点的28座公交站中,谷时段充电量的占比由原来的不足5%提升到90%,实现晚高峰最高移峰约1万千瓦,减少电费支出10%至20%。

工作人员在夜间为公交车充电

运营模式更新的同时,硬件也在升级完善。

红梅公交中心站是常州重要的公交枢纽,站内有8条线路通往全市各区、镇。该站原先由一台63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供电,因新建充电站需要增容,但受场地条件限制,增容施工难度较大。常州供电公司提出“虚拟增容”方案,创造性破解了这一难题。

“虚拟增容一点也不‘虚’!”国网常州电动汽车公司运维负责人冯晨说。站内利用车棚顶部新建186千瓦分布式光伏,同时配置5套160千瓦海绵储充柜,可供10辆纯电动公交同时充电。整站储能输出总功率可达750千瓦,与光伏一同出力时,相当于虚拟增容了一台中型变压器,将整站供电容量增加一倍。

日间,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地消纳,优先供给公交充电,剩余电能存入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夜间利用谷时充电,再在高峰时段放电,每日可提供约1600千瓦时错峰电量;储能满电且无车辆充电时,光伏发电直接上网……在常州红梅公交中心站,光储充一体化“微循环”优势逐步显现。

“通过电网、光伏、储能、充电功率的实时匹配,我们在不使用更多公共配电资源的情况下,解决了公交场站瞬时充电功率高、用电需求大的难题。”冯晨表示,这一方案加以推广后,对保障电网供需平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很有意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