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19时30分,随着省公司调控中心“合闸”命令的下达,220千伏沙徐线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张家港地区目前最长的地下电缆隧道已顺利投入使用,也为张家港新泾东路-苏虞张-南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据悉,新泾东路-苏虞张-南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张家港市重点交通工程,全长约9公里,将建成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高架快速路,缓解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现状,加强主要经济板块与城区、高铁站之间的快速连接,进而提升公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 但由于原有的部分架空线路与待建的高架快速路桥梁之间安全距离不足,张家港公司决定在沙洲变电站南侧新建一条全长1.59公里的电缆隧道,将沙洲变的4回220千伏、3回110千伏架空线路进行入地改造,整体投资约1.7亿元。地下布线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保证电缆免受天气、遮挡物的影响,提高输电的稳定性,还能显著减少线路对高架建设的影响,为交通建设提供更多宝贵的土地资源。 为此,张家港公司发建部与输变电运检中心多次勘测现场发现,电缆隧道贯穿河道、居民区,地质较为复杂、土层多变,且存在燃气管道冲突,普通顶管施工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张家港公司积极同市政府、交通局、资规局沟通协调,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创新采用盾构机递进挖掘隧道,以保证电缆路径精确、强度可靠。此外,由于盾构机始发井位于原有220千伏线路正下方16米左右,为保证大型机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距离,经过多次讨论后提出施工前在该处搭建一个高度为10米的防护隔离网,确保在下方施工的机械能与上方高压线保证6米的安全距离,避免了因安全距离不足而导致的放电跳闸事故。最终,历时10个月建成了这条张家港地区最长且敷设电缆最多的电缆隧道。 据介绍,隧道内安装了环境监测系统、消防监控系统、隧道风机水泵控制系统、电缆本体状态监测系统等装置,未来还将引入隧道机器人巡检系统、人员实时定位巡视系统、防外破监测系统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逐步将智能电网拓展到地下,打造出一个“无线”、安全的供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