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太仓市东林村收到了由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农业农村部共同授予的“零碳村镇示范村”名牌,成为江苏首批认定的“中国零碳乡村”。 太仓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着天下粮仓的美誉。东林村位于太仓城厢镇北端,共有耕地4400亩。近年来,东林村积极探索“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绿色模式,形成了“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的“四个一”循环农业,使得“东林一粟”成为天下粮仓的时代名片。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太仓公司主动服务东林村,针对循环农业的用电需求,开展走访摸排,了解村产业整体规划,共计增加配电变压器容量3050千伏安,并为该村提供 12 台烘干机“油改电”、羊场屋顶 200 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并网、电发酵设备安装等服务,助力东林村逐步建成全电化生态循环产业链。 据悉,农村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6.7%。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东林村与太仓公司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打造绿色零碳乡村。 2023年,太仓公司联合东林村、江苏省农科院,以能源视角开展乡村碳计量研究。工作人员化身低碳规划师,基于东林乡村生活、农业生产、能源使用开展全对象、全过程的碳排放测量和分析,编制完成了东林村碳排放报告。目前,东林村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已将碳排总量降至较低,但还是达到了2148.79吨二氧化碳。 产业如何进一步升级?如何将碳减排落到实处?循环农业中是否还能有其他降碳空间? 有了“零碳”目标,有了“减碳”方向,太仓公司联合太仓市农业农村局、城厢镇、东林村、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展6方党建结对,构建绿色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政府统筹、供电主导、资本运营、村集体积极参与的可持续运营新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投资,构建农业领域“清洁供电+智慧用电”模式。 一方面应用“光储直柔”的微电网新技术,充分利用东林村屋顶资源,建设总装机容量3.5兆瓦的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441万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3047.95吨。基于“光储直柔”和“低压直柔”技术,统筹东林村区域内各类新能源、空调、充电桩、储能等可调资源,构建包含源网荷褚多元素的微电网,打造村级微电网管理体系,构建乡村智慧微电网。另一方面研发东林村碳监测管理平台,实施展现建筑清洁用电的所有使用环节以及控制策略,碳排情况一目了然,全力助力东林村绿色低碳发展。 在建设零碳乡村的同时,太仓公司还积极开展绿色理念传播活动,在东林村“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设立“低碳服务专窗”,组织电力网格员定期开展驻村服务,在方便村民享受电力服务的同时积极宣讲绿色用电知识,当好“绿电宣传员”。2023年,太仓公司以东林村为宣教平台,在电力系统内部开展了“碳”寻美丽乡村实景党课,累计1000余人次参加;更在暑假期间推出“假日雏鹰”、“碳”寻美丽乡村研学活动,带领300余名青少年感受低碳美丽。 据悉,到2025年底,东林村碳排放总量为4662吨,减碳总量为4707吨,净碳排放-42吨,将完全实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