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张家港市保税区,热浪滚滚。比天气还要火热的是这里的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天齐锂业新能源材料(苏州)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35千伏变电站外部电源已具备接入条件,就等你们施工完成,肯定赶得上四季度项目投产。”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营销部营业班副班长黄文杰给企业带来了好消息。 这是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服务重大项目的一个镜头。近年来,该公司坚持“电力先行”的原则,成立服务专班,打造“主动对接快、配套建设快、接电投产快”的办电服务新模式,建立项目超前对接、服务提前启动、工程快速接电的响应机制,用实际行动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团队围绕项目转 大族激光是亚洲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2021年10月,该企业总投资100亿元的华东区域总部基地签约落地张家港保税区,主要生产高功率激光装备、新能源装备等。该项目连续三年被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 根据生产需要,该企业在2022年计划新建一座110千伏客户变电站,新上两台容量为3.15万千伏安的主变压器。 在为用户规划电力外线接入方案时,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勘察人员发现,按照当时的周边电网布局,需要从距离最近的220千伏学田变电站新建一条两公里的入地电缆。这么长的电缆投资近4000万元,而且工期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基地按期投产。 如何优化接电方案,为用户减少投资成本,是摆在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七级职员吴豪和同事面前的一道难题。 正在这时,张家港市推进城区快速环线高架道路重大工程,需对220千伏福七线进行迁改,恰巧有一回110千伏新线路正好在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基地附近。“难题有解了!”吴豪他们抓住这一重要的机遇,这样一来,电源点就在用户附近,入地电缆只需要50米左右的长度就够了,投资成本减少不说,施工工期至少节省了半年时间。 有人说,这是大族激光的运气好。其实好运气的背后潜藏多少电力人为用户着想的努力。像这样为重大项目工程省时节资的事还有很多。今年4月30日,在福七线迁改工程顺利送电后,施工方制定两班倒的施工方案,使原本需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电气工程仅用了42天。6月1日,大族激光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110千伏大族变电站正式投运,为后续光伏电池片产线设备调试和试生产争取了时间。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针对省市县三级提出用电需求的52个重大项目,施行“一项目一团队”工作机制,实施业扩工程全面提速专项行动,电力服务围绕重大项目转,根据“流程图”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用电难题,目前已完成临时用电设施送电16个、正式用电设施送电21个。 为市政工程“让路” 电力设施为市政工程建设“让路”,是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的具体实践。 新泾东路—苏虞张—南二环快速化改造工程是张家港市重点交通工程,全长约9公里。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张家港高峰期交通拥堵现状,实现各主要经济板块与城区、高铁站之间的快速连接,放大枢纽型城市的区位优势。 在改造工程中,由于原有的4条220千伏及3条110千伏架空线路与待建桥梁安全距离不足,需对其进行迁移改道。为此,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在220千伏沙洲变电站南侧新建了一条全长1.59公里的电缆隧道,将原有线路全部入地。深埋地下的高压电缆,不受天气、遮挡物等影响,能确保输电稳定性。同时地下布线又减少对高架建设的影响,也为交通建设提供更多的可利用土地。 电缆隧道贯穿河道、居民区,地质条件复杂,且与燃气管道存在冲突,普通顶管施工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创新采用盾构机递进式挖掘,并在盾构机前端配备了灵敏的测量与导向系统,实时监控并灵活调整掘进方向,保证电缆路径精确、强度可靠。 由于盾构机始发井位于原220千伏线路下方16米左右,使用大型挖掘机械时难以保证安全距离。张家港市供电公司组织多次现场勘测后决定,在始发井旁约100米处搭建一个高10米的防护隔离网,确保大型机械施工时与上方高压线始终保证6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5月30日,该条隧道顺利建成贯通,为新泾东路—苏虞张—南二环快速化交通改造工程建设按下了“快进键”。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已完成3个大型市政工程电力迁改项目,共拆除杆塔138基,新建杆塔101基,16条110千伏及以上的架空线路实现入地,为工程建设“让路”的同时,有效提升整个城市的美观度和安全性。 助企业减碳增绿 近日,在永钢集团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穿梭在光伏板之间,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一块块光伏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绿色能源网。 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碳减排压力大、任务重,而“光伏+钢铁”模式可利用工厂厂房屋顶闲置资源,建设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发电过程既无噪音污染,也不会对空气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具有改造难度小、成本低的优势。因此,许多钢铁企业把这一模式作为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永钢集团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家集采矿、炼铁、炼铜和轧钢为一体的大型联合钢铁企业。2022年10月,在张家港市供电公司的推动下,永钢集团决定利用31.2万平方米闲置的永联钢厂原料场彩钢瓦屋顶,建设总容量为19.49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为助力永钢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完成光伏项目的安装与投运,张家港市供电公司专门成立服务专班,从初期的项目咨询、现场勘查,到方案设计、并网申请,全程跟踪指导。该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300万千瓦时,年节约电费约156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约1.59万吨。 今年以来,张家港市供电公司已成功服务129个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总容量达到111.59兆瓦。 为了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该公司还充分利用碳普惠平台,为企业搭建起绿色电力交易的新桥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碳普惠交易既能满足需求方企业的减碳需求,又能给卖方公司带来丰厚的回报,对供需双方而言,是一场互惠互利的交易。 今年4月初,在张家港市供电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技术专职邱一昊的努力下,位于四川成都的石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碳普惠”平台,以20元/吨的价格购买了张家港兴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吨碳减排量,做成了“碳普惠”平台上的首笔跨省交易。 目前,张家港市已有超过7个项目加入了“碳普惠”平台,累计交易量达1795吨。今年还有20余家企业明确了碳减排量的购买意向,潜在年碳减排量需求超过9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