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国庆节当天,太仓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共8名电力工作者集结在北沿江高铁太仓浮桥段陆璜线东侧的220千伏浏新2K13/浏新2K14线迁改工程验收现场,紧张忙碌着。 上午9时许,陆璜线上车辆来往穿梭如织。在浏新2K13/浏新2K14线11号塔附近,太仓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李佳洋、邬建民正“驾驶”着大疆御3无人机,仔细检查着线路是否存在缺陷和隐患。 浏新2K13/2K14线是由220千伏浏家港变至220千伏新泾变的重要输电线路,主要承担着太仓浮桥和沙溪等经济重镇的用电负荷,做好验收工作格外重要。 北沿江高铁是国家铁路规划“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太仓段铁路需从浏新线下方穿过,导线与新建高铁轨面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需拆除旧塔2基、重新立塔3基。邬建民介绍:“为了减少停电对用户的影响,太仓公司利用国庆假期前用电负荷降低的有力时机,对220千伏浏新线进行迁改,历时8天的施工,在国庆当天开展验收。” 为了保障线路迁改后,能在第一时间具备带电运行条件,太仓公司提前制定了周密的验收计划,将验收人员分为两组,开展“无人机精细化巡检+地面人工辅助验收”协同配合的组合式验收。 在现场,两名无人机飞手通过无人机在高空中仔细检查着杆塔、绝缘子、金具、导地线及附属设施是否存在本体缺陷及通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地面上6名工作人员则分组通过望远镜、激光测距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设备完成对杆塔本体、基础等进行外观整体检查,查看螺栓是否有松动、塔材是否有变形等,并对导地线弧垂、交跨距离、杆塔接地电阻值等关键数据开展精密的测量。过程中,由小组负责人记录着每一个关键数据。 验收中,工作人员对发现的10号、11号塔个别防盗螺栓松动、浏新2K13线11号塔上相导线绝缘子缺少开口销等缺陷进行了即时消缺。临近验收结束,邬建民对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待基础保护帽应在线路验收结束之后立即进行浇筑,在满足基础保护帽养护期后对杆塔接地装置沿着基础保护帽坡面进行规范修整。 当天10点30分,3基新建铁塔,2.91千米线路验收完毕,浏新2K13/浏新2K14线已具恢复送电运行条件,并于10月1日当天进行了送电。 据悉,北沿江高铁太仓段全长约27.89千米,包括浏新线迁改在内工程建设涉及7条220千伏线路、11条110千伏和7条35千伏线路,是太仓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电力迁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