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苏州供电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硬支撑”

发布日期: 2025-07-15 信息来源: 苏州供电公司

党建联盟 融合增效

——国网江苏苏州供电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硬支撑”

在长三角核心腹地,苏州这座千年古城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作为城市能源动脉的守护者,近年来,国网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坚持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服务“硬支撑”,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目标,形成“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激活服务企业、惠及民生的“一池春水”。

党员联合攻关破解项目接电难题

5月1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顺利通电。项目建设过程中,苏州供电高质量运用党员联合攻关队,以创新服务模式和精准施策,为项目安全可靠接电赢得了宝贵时间。

2024年8月,项目开工前,苏州供电吴中供电分公司就提前介入,第一时间抽调营销、配电等专业骨干党员,组建党员联合攻关队,并由该公司负责人担任“项目长”,设置“项目经理”“客户经理”双经理负责制,提前了解医院的实际用电需求、发展规划,制定最优供电接入方案。

联合攻关队还建立起重大项目用电服务档案,详细记录项目的用电需求、施工进度和存在问题,并主动上门开展走访。走访中,队员了解到由于项目主体、代建方出现变更等原因,内部受电工程预计比原计划推迟两个月,无法赶在今年二季度开诊运营前完成施工。联合攻关队立即协助项目方根据投运时间倒排各环节时间节点,开展每日进度跟踪通报,协调内部受电工程与外部开闭所工程“并联”施工。最终抢回了宝贵的时间,满足了项目的用电需求。

2024年以来,苏州供电在省市县重大项目建设中创新推行“党建+重大项目”模式,成立了9支跨专业、跨部门的党员联合攻关队,累计50余名攻关队员团结协作、聚力攻坚,完成了亨通高速通信电缆等24个江苏省重大项目的接电服务,在攻坚克难的具体实践中彰显党员的先进性。

党建联盟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前装充电桩,得跑供电公司、社区、物业好几个地方,现在方便多了!在手机上把材料一传,‘充电桩报装一件事’服务就全搞定了,再也不用来回折腾。”今年6月27日,家住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宋先生为这项便捷服务点赞。

为了因地制宜探索推行符合苏州实际的具体服务内容,苏州供电营销专业坚持党建引领,活用“党建+”工具破题。该公司营销部联合市数据局、市燃气集团、市自来水公司等部门以及营销业扩、用检、电费、服务、营商等专业组建党建联盟,对17项水电气业务进行了流程梳理及研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联办方案,为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政电联合服务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党建联盟高效运转,联办方案成为破解民生痛点的关键密钥。今年3月,太仓居民顾先生亲历了政策落地的“苏州速度”:针对“人户分离”用户阶梯电价办理难题,供电公司依托党建联盟搭建的数据共享通道,创新推出“一表联办”线上服务,在高新区、太仓市等地试点推行“水电气阶梯价申请一件事”。用户只需在政务服务小程序一次申请,提交相关信息后,全流程线上流转、审批。顾先生在家中动动手指便完成了业务办理,全程无须提交任何纸质材料,更不必跑任何一个线下窗口,真正实现了“零材料、零跑腿”的便捷体验。

“电暖流”志愿服务传递城市温情

7月2日,由苏州供电联合苏州市总工会、市交通局、市卫健委举办的“关爱浓浓送清凉 车轮滚滚跟党走”——关爱“两新”群体志愿服务活动暨共产党员服务队“6·18”统一活动日活动在邓尉路电动汽车充电站举行。

随着社会发展,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州供电党委坚持发挥好党建协调各方、联动企业的优势,以供电所、营业厅、充电站等对外服务窗口为主阵地,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91个,着力服务好“两新”群体。

这张覆盖苏州全城的温情服务网络,精准对接“两新”群体休息难、充电难的现实问题。79个供电营业厅化身便民驿站,6座充电站转型服务港湾,10个精品站点深度融入苏州市委组织部“身边的海棠花”党群服务体系,共同成为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交接班的休憩站以及环卫工人凌晨清扫的补给点。依托这些阵地,车大夫义诊咨询、人员体检、充电优惠宣传等现场服务持续开展,真正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了“两新”群体的心坎上,兑现了“群众在哪,服务就到哪”的承诺。

这支以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为主体,由2217人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在2024年交出温暖答卷:开展志愿服务1462次,累计时长26243小时,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