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从村容村貌到民俗民风,从现代农业到富农产业,电力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和我的乡村」专栏将走进盐城各地乡村,透过一草一木、一家一户的变化,记录乡村的变迁,讲述新时代“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故事。 4月15日,响水县南河镇西兰花大道一片繁忙,采收西兰花的务工人员戴着口罩,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娴熟地将硕大的花球切下,装进筐篓,再背运到大棚外面装车。国家电网江苏电力(盐电铁军·响水)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正在西兰花大道不远处的宝青冷库检查用电线路、设备,保障该县春季西兰花采收第一棒用电无忧,这是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担当电力使命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用心当好电力先行官,用情架好党群连心桥,用坚强电力和暖心服务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原动力。 致富之花收获幸福 最美四月天,西兰花儿开。“我们南河人种植的西兰花在市场上口碑好的不得了,全国各地都抢着定。从育苗开始到现在要送到冷库去,我们是离不开电的!”4月8日,西兰花种植大户林芳德拿着新鲜采摘的西兰花向主动上门服务的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台区经理顾志刚说道。 近年来,响水县大力发展西兰花产业,通过政府支持、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等方式,已经建成从种苗培育、标准化种植到冷藏保鲜、速冻加工、运输销售的西兰花全产业链。早在全产业链形成之前,西兰花种植产业的用电需求就引起了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该公司第一时间赴现场勘察,并结合政府规划,制订电网建设改造方案,先后完成投资784万元,累计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1.93千米、400伏线路34.16千米,新增400 千伏安配变11台。如今,电育苗、电灌溉在西兰花大道上处处可见,种植户们用电安心又放心。 “今年的销售价格是历年来最高,从开始一块多涨到现在五六块钱一斤,预计每亩收入在七八千元。”林芳德介绍道。“我种西兰花能用电的地方都用电,有什么事情就给供电所的师傅打电话,省钱、省人工不说,更省心啊!”像林芳德这样年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主体全县有151家,全县因西兰花产业带动创业就业人员近3.5万人。附近群众从传统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天天忙工作,月月领工资,西兰花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花”“幸福花”。“我每天采摘八个小时左右,工钱100元,既方便照顾家里,又能挣到收入。”66岁的村民王芳满心欢喜地说。 全电农场万象“耕”新 “第一年种西瓜经验不足,幸亏供电公司提前把电供上了,用电加温稳定又安全!”3月24日,在响水县黄海农场,来自浙江的种植户林伟向前来安全检查的大有供电所台区经理魏海兵介绍着已经长势喜人的瓜苗。 现在的黄海农场与往年相比大不同了。“原来农户用的都是农场的电,线路都是裸导线,遇到刮风下雨停了电,我们应急响应的速度确实不够。‘两改’之后又打造了‘全电农场’,供电可靠性加强了,农户们用电也放心了。”黄海农场电力负责人韩厚任说道。2021年4月20日,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与江苏省黄海农场有限公司签订“全电农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江苏省首个“全电农场”现代能源服务体系,黄海农场的农户们逐渐舍弃了柴油机和烧煤加温、灌溉,今年春耕,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育苗、电灌溉。 2月初,魏海兵在走访过程中得知,黄海农场今年规划三万亩农田改种西瓜,但种植户生产生活均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中,远离村庄,周边无供电电源。响水公司立即全面优化供电方案,连续作战,不到两周就完成了11公里的新建低压线路架设工作,并通过用电服务网格化管理,组织台区经理现场指导种植户通过“网上国网”app进行用电申请,开辟用电“绿色通道”,坚决不影响西瓜育苗关键时期。 “黄海农场的地是‘油泥地’,存不住水,瓜苗除了要保温更要勤浇水,接上电后用电水泵抽水通到每个大棚里,我可以比往年少雇3个人,省了不少钱呢!”原来在射阳县新洋农场种西瓜的种植户张亚东介绍道。张亚东今年承包了250亩大棚,每亩出苗量约650株,对比过去烧煤供暖、灌溉,恒温效果差,耗费人工多,空气污染重,使用电育苗、电灌溉后,大棚里的瓜苗成活率可高达95%以上,节约人工费用约30%。 新型乡村宜居宜业 “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为了汽车充电到处跑了,每天可以多跑2小时车呢!”4月1日,家住小尖镇清风雅居小区的李师傅,在家门口车位旁开心的和周围的邻居们展示着刚安装的自用充电桩。 李师傅是一名网约车司机,驾驶的纯电动汽车,每天晚上下班后都要到处找汽车充电站,充电两个小时后才能回家,有时空等到十一二点。几天前,国网响水县供电公司小尖供电所台区经理嵇连生在“走村入户”期间,得知了李先生的困扰,主动将此事“揽了下来”。在嵇连生的牵头下,李先生出具车位使用权证明,该小区业主代表讨论签字同意,业委会、物业共同盖章,同意李先生申请安装自用汽车充电桩。小尖供电所受理业务的第二天就为李师傅安装好计量表计,并为汽车充电桩供上了电。“没搬到新型社区之前,我都没想过能在家门口充电,现在咱们农村也越来越现代化了!”李先生感谢道! 说起新型社区电力配套设施标准的完善升级,小尖镇小广社区居民党委书记韩红星感慨万千,自2019年社区原3个小组110户居民整体搬入新农房集中居住区后,生活环境真是“彻底地改头换面了”。搬迁前,村里不少住房年久失修不说,低电压、线路老旧等电力问题多多,大风大雨天气经常引发线路跳闸,“搬迁后,社区里一根电线都看不到,都从地下走了。”电网改造升级给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户均容量的提升。像小广社区,变压器由原先的12台增加到了18台。“以前用烧水壶烧水时,家里的空调可是不敢开的,一用就立即跳闸。自从搬入新家后,这些大功率电器可以同时放心用,从来没有跳闸过。”社区居民王建华说。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如今的响水大地,乡村振兴实践如火如荼,响水供电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用心描绘以电网升级动力十足保障一方百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美景,助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