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换流站首次实现功率互济模式运行,实现江苏交直流混联电网新突破

——江苏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实现里程碑突破
发布日期: 2023-06-02 信息来源: 1

5月26日,±800千伏虞城换流站低端柔性直流VSC1、VSC2、VSC3换流器互济功率达到80万千瓦。自4月21日启用功率互济方式以来,虞城换流站已在该方式下连续安全稳定运行一个多月。

虞城换流站低端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其中,VSC1接入苏州北部电网的张家港分区,VSC2、VSC3分别接入苏州南部电网的木渎分区和玉山分区。近期,500千伏虞城换流站至斗山双线检修,又逢西南来水偏少,建苏直流、龙政直流和锦苏直流仅能争取到80万、150万、220万千瓦的区外电力。为缓解苏州南部电网供电紧张局面,充分利用苏州北部电网功率裕度,公司探索采取功率互济模式,即将连接苏州北部电网的VSC1的裕度功率注入连接苏州南部电网的VSC2、VSC3,为苏州南部电网提供电力支撑,实现功率强制分布。

4月21日9时53分,公司首次将虞城换流站运行方式切换至功率互济模式,互济功率20万千瓦,4月27日0时提升至40万千瓦。5月26日,经稳定分析,VSC1互济至VSC2、VSC3功率增加至80万千瓦,会同建苏来电40万千瓦,VSC2、VSC3合计输送功率为120万千瓦,平均分配至VSC2、VSC3各60万千瓦,相当于木渎分区和玉山分区各有1台能够持续稳发满发的60万千瓦发电机组快速接入,有效解决了苏南电网供电的燃眉之急。

1个多月平稳运行的结果表明,功率互济运行模式打破了传统交流电网电力功率自然分布的特性,实现了交直流混联电网电力功率的强迫分布,提高了电网资产效率和运行效率,避免了交流电网短路电流超标的问题。功率互济方式的稳定运行,为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积累了经验,实现了能源电力要素的南北和东西畅通流动和支撑互济的构想,证实了混合级联直流技术的优越性,以及交直流电网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的可行性。

虞城换流站的直流功率互济功能实现了江苏交直流混联电网建设和运行的新突破,为新型电力系统在大规模电网内快速实现大范围潮流转移和优化调节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该功能无疑会在保障电力供应、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均衡重载断面潮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