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10时,在±800千伏特高压泰州换流站调相机年度检修现场,几名检修人员正在开展热工保护迁移工作中的电缆信号核对作业。 检修人员侧身半蹲在1号调相机热工保护转换屏柜旁,手拿螺丝刀逐一拆开端子排上的接线,并用万用表测试信号通道是否正常运行。这是该站首次开展热工保护迁移工作。 此次热工保护迁移工作是泰州换流站调相机年度检修的重点项目之一,新增100余根电缆、重接500余根芯线。热工保护迁移工作完成后,检修人员还开展216项试验验证工作,以提升调相机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泰州换流站是±800千伏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站,是国内首座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泰州换流站调相机工程作为锡盟—泰州特高压工程的配套项目,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批8个应用新一代调相机的工程之一,共建设2台300兆乏调相机,进相无功调节深度可达到-150兆乏,具备快速动态无功调节和短时过载能力。 不同于一般的静态设备,调相机长期处在旋转运行状态,易受温度、震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热工保护能够在温度、振幅、水流量等数值出现异常时,发出保护信号,触发后续告警、跳闸等一系列动作,从而保障调相机安全稳定运行。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热工保护往往集成在调相机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内。这意味着在实际运维中,保护信号需要先经过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判断,相当于多了一道中间转换环节,增加了误判、误动风险。”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中心主任张志宏介绍,“热工保护迁移工作,相当于将热工保护单独‘切割’出来,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便于后续检查维护。” 本次热工保护迁移涉及就地传感器换型、DCS逻辑修改、热工转换装置屏新增、非电量装置软件升级和结构变更等众多工作,会导致整个热工保护传输信号回路变更。我们在调试过程将每一个设备模块和结构都考虑进去,并进行逐项检验,工作量巨大。“单台调相机热工保护迁移工作,至少需要花费10天时间。而本次迁移工作涉及2台机组,工期仅有15天。因此,我们必须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确保工作如期完成。”热工保护迁移工作票负责人杨旭说。 9月10日22时,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已经休息了,泰州换流站调相机主厂房内依然灯火通明。在完成所有新增电缆绝缘检查和信号核对工作后,检修人员投入到紧张的热工保护联调工作中。 热工保护联调工作分三路同时进行。调试指挥人员叶渊灵正拿着对讲机,仔细检查调相机运行监控系统后台画面测试反馈数据,看到数据正常后,他向检修人员说:“转子线圈进水流量低保护1信号后台已收到,可以添加调相机转速高1信号。”随着一声令下,主机本体侧和油水系统侧的检修人员立即用信号发生器添加信号。与此同时,另一组检修人员在控制保护室内投退保护压板、复归跳机动作信号以及插拔板卡,完成后回复叶渊灵:“现场已到位,等待后台确认。” 信号添加、压板投退、恢复板卡、遥信验收……三组工作人员动作熟练,配合默契。 “经过最初几天的调试,我们将调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绘制成流程图,例如,后台监控画面显示,保护动作情况与非电量屏实际输出的结果不一致。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可能是由监控画面中保护动作引用的信号点位错误或者屏柜内对应通道的接线异常引起的。有了流程图,一旦后续我们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快速溯源、提高调试效率。” 杨旭说。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本次调相机检修任务,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与其他参检单位联合组建项目部,成立安全督察、运行操作、检修监管等9个小组,明确划分责任,全面管控现场进度和安全。 本次泰州换流站调相机年度检修共有来自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140余人参加,计划完成16个工作面104项例行检修、技改、消除缺陷等项目。检修完成后,将保障泰州换流站稳定运行,支撑江苏电网安全稳定消纳区外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