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丹阳市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力监管条例》、《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电力企业信息披露规定》、《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和丹阳市委市政府有关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做好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工作,有力确保广大电力客户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企业基本情况 1.电量情况:全社会用电量87.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公司供、售电量分别为86.51和84.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和2.4%; 2.负荷情况:调度最高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达到167.086万千瓦,同比增长9.85%; 3.营业户数:55.2922万户。 4.全年停电情况:全年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 5.两率基本情况:2020年,丹阳公司供电可靠率99.9805%,电压合格率99.956%。 二、供电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 疫情防控扎实有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举措,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执行应急值班、人员进出、信息报送等配套制度,建立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公司保持“双零1”态势。疫情期间为全市多家医院和重要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保电方案,实行疫情期间居民及小微企业“欠费不停电”“不计滞纳金”等贴心服务,切实保障了全市疫情防控的电力供应。主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企业复工复产电力数据分析日报145期,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2. 安全生产平稳有序。严格落实全岗位安全责任清单及考核标准,发挥各级安全责任主体作用。开展三联系三促进、安全生产月、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活动,有效推动安全生态体系建设。刚性执行现场“十不干”、“两票三制”,闭环整改重要安全隐患115条。排查整改群租房和小区电线私拉乱接用电安全问题125处,协同政府编制《用户侧安全用电管理办法》,提升用户安全用电管理水平。常态化开展 “四不两直”飞行督察,管理人员累计到岗到位405人次。加强设备巡视维护,及时处置通道隐患,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电网平稳运行。创新实施外包安全管理提升项目,构建“三三二2”外包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核心队伍培育、规范借用工和末位淘汰管理机制,典型经验入选省公司安全巡查工作亮点库。进一步加强消防、交通、保密和信息安全工作,强化信访和舆情的协同防控,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大局。 3. 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围绕丹阳市“三区三园3”及产业发展趋势,科学编制丹阳“十四五”电网规划,储备110千伏及以上项目21个。成立配网网架规划团队,编制2021年配网储备项目442个。顺利开工杨城输变电工程,稳步推进丹阳变改造及华海燃机电厂送出线路工程,完成新桥变、后巷变综自改造工程,投运普善变、窦北变主变增容项目,增加变电容量3.75万千伏安,有效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持续完善配农网网架结构,全年累计投入配农网项目建设资金3.09亿元,共新增10千伏线路82.3公里、配变113台,维修低压线路192.5公里,投运配网自动化线路62条,两项工程获评省公司配网优质工程,实现该项荣誉“零”的突破。丹阳户均容量提升至6.23千伏安。完成51座电力无线专网基站建设,新基建项目加速推进。 4. 优质服务提档升级。深化报装接电“特快电力”服务,实现业扩报装线上全流程办理,高低压客户平均接电时长分别为18.76和3.61个工作日。累计完成业扩配套投资2723万元,显著降低用户接电成本。严格落实减免5%电价政策,全年节约企业用能成本1.95亿元。强化全口径投诉工单管控,全年万客户投诉次数0.39,同比下降56 %,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不停电作业460次,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30.47%,减少停电1.47万时户数。全力提速新兴业务,与丹阳市政府签订全省县级最大金额的综合能源托管合同,完成6个智能化小区销售类项目以及67家企业电能质量治理项目,各类综合能源营收累计5798万元,电动汽车租售业务营收179万元。开展电池梯次利用服务小微企业负荷调整,为31家企业建设微型储能系统103套。完成29家企业学校和12个银行网点的全电厨房改造,累计替代电量4.5亿千瓦时。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中高考等重要保电任务。 5. 经营管理提质增效。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印发40项重点任务清单,常态化跟踪督办和闭环管理。成立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合规管理委员会,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按期完成原总经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推动市政府出台《江苏省电力条例》配套政策和《进一步优化丹阳市“电力建设”营商环境》等政策文件,大力缩短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和工程建设周期。与地方政府协调推进供电所房产确权和闲置房产置换工作,切实盘活土地资源。与丹阳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移动、电信合作开通5G共享铁塔和共享配电房,进一步落实“数字新基建”建设任务。推动长丰纸业关停自备电厂,每年增售电量4000万千瓦时。大力实施清仓利库,消减积压物资1377万元。推进高损、负损台区治理64个,中压线损达标率提升至98.96%。协助查处窃电户数74户,挽回经济损失309.7万元。产业单位增效成绩突出,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上升174%,实现利润6530万元,同比上升176%。完成三批次、18人的产业单位优秀人才招聘。全面开展星级供电所和“全能型”供电所创建工作,司徒供电所获评省公司五星级供电所。 三、企业供电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2020年,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主要通过企业门户网站(www.js.sgcc.com.cn)、微信服务号(国网江苏电力)、“网上国网”APP、供电营业厅公示、向社会发布白皮书等渠道和方式做好供电质量、有序用电、停电信息、电价标准以及业务流程等主动公开工作,创造信息公开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12398监管热线,有效发挥热线的监督管理作用。主要公开内容包括: 1.供电企业基本情况。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企业门户网站上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公布,主要包括公司概况、生产信息、政策法规、企业文化、办公地址、营业网点地址、联系方式、组织机构等内容,2020年对部分信息进行了更新,微信公众号和“网上国网”APP上也对营业厅信息进行了公布。 2.供电企业办理用电业务的程序及时限。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企业门户网站、供电营业厅、“网上国网”手机APP和“国网江苏电力”微信公众号上对新装增容、变更用电等各类用电业务的程序及时限进行公布,并在营业厅放置用电业务办理宣传折页,供客户免费取阅。客户可在供电营业厅面对面申请用电业务办理,也可在网站、APP、微信平台等线上渠道上申请业务办理、了解业务时限、查询业务进度。 3.供电企业执行的电价和收费标准。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供电营业厅、“网上国网”手机APP和“国网江苏电力”微信公众号上对企业执行的电价和收费标准进行公布,并根据国家电价政策调整及时更新,供电营业厅里放置了电价和收费标准宣传折页,客户可通过相关渠道获取供电企业执行的电价标准以及供电企业向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时收费的项目、标准和依据等。 4.供电质量和两率情况。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供电营业厅公布《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和《十个不准》,对外承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供电质量标准,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的相关数据每季度向省电力公司进行报送,并在企业门户网站中进行了公布。 5.停限电有关信息。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网上国网”APP和“国网江苏电力”微信公众号上对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停电、有序用电等信息进行公布。涉及到有序用电的客户,公司逐户发放书面的《有序用电告知单》,并进行短信通知。 6.供电服务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企业门户网站公布《供电监管办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内容,并广泛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电力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宣传,确保客户的信息知情权。 7.供电企业供电服务承诺和投诉电话。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在供电营业厅公布《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十项承诺”》和《国家电网公司员工服务“十个不准”》,并公布“95598”投诉电话和能源监管投诉举报热线12398,在各类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广泛宣传。 8.用户受电工程相关信息。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对相关受电工程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收费标准、供电方案编制规则等情况定期进行公布。 四、12398能源监管投诉举报热线标识普及和宣传情况 丹阳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强12398能源监管热线标识普及和宣传工作的通知》相关要求,全力开展12398能源监管投诉举报热线的普及宣传工作。 1.持续做好供电营业场所公开12398能源监管热线工作。自12398热线开通以来,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做好推广工作,并按照最新材质、尺寸、设计要求,在全市供电营业厅逐一布设12398能源监管投诉举报热线的标识,固定在供电营业场所的显著位置。 2.利用多种途径普及12398 热线标识。在对外门户网站显著位置公示了12398热线标识,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在明察暗访中,将12398宣传情况纳入检查内容。 3.主动开展供电监管信息宣传。通过营业窗口展板、电子看板、自助缴费机以及网站等方式公开12398热线、供电监管办法等相关电力监管信息,同时在以往通过定期报送和白皮书公布“两率”的基础上,拓展网站等公示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提高企业自身公信力。 五、下一步工作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2021年公司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公司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战略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提质增效,在推动省市公司战略落地中奋勇争先,以积极的姿态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四勤”14,层层落实各部门防疫主体责任。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做好春节前后各类工程疫情防控和停复工工作。加强人员出行管控,扎实做好人员外出审核备案。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省内就地过节,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持续巩固防疫成果。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梳理各层级安全责任体系,逐级分解安全责任和目标,落实各级领导“一岗双责”要求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评价机制,优化安全奖惩规定,加大激励和考核力度。深入落实“管住计划、管住队伍、管住人员、管住现场”四个管住,开展安全技能系统化培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规程规范,加大“四不两直”和专项督查力度,构建各部门协同监督模式,提升现场安全督查质效,杜绝人员责任事故和“习惯性”违章。 强化风险源点管控。全面梳理排查电网薄弱环节,加快老旧变电站改造、线路网架调整等技改立项,加大通道治理和防雷击、防外破力度,研究打造配农网设备危险源点立体式管控体系,全力压降线路跳闸次数。深入分析用户故障越级跳闸原因,降低用户侧设备故障引起的电网故障事件数量。健全多专业应急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和实战演练。深化智能运检技术应用和专业联合查勘,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认真落实上级公司信息网络各项任务布署,梳理优化公司网络拓扑,制定并实施网络边界安全管控方案,提高网络传输安全可靠性。深化网络保密宣教,加强涉密人员、载体和网络管理,确保不发生失泄密事件。积极应用主动防御技术,实现网络攻击事件快速处置。加强通信光缆运维精益化管理,深化220千伏线路保护专网应用。 (二)统筹推进电网建设 抓好规划和前期工作。聚焦丹阳市重点重大项目电力需求,超前谋划负荷增长热点区域的规划建设,滚动优化“十四五”电网规划,确保电网规划契合地方整体规划。进一步发挥配网网架规划专项团队作用,加强容载比、主变负载率等电网运行情况分析,针对性制定电网补强方案,纳入配电网规划,实现精益规划和精益投资。 加快电网升级改造。围绕“十四五”电网建设规划目标,加快杨城输变电工程建设、丹阳变增容改造、华海燃机电厂线路送出等重点工程,统筹开展新光变新建、大泊变升压改造等项目工程前期工作。深化工程项目预算管控,科学、精准控制工程造价。加强输变电工程全流程管控,确保工程项目“零缺陷”投产。深入开展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工程,推进不停电作业能力建设,全年预计开展不停电作业1000余次,实现作业频次翻番。 助力“新基建”发展。不断强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扩大杆塔、配电房、供电所等实物共享规模,落地共享机房50座。深挖配电房资源价值,培育“电力+5G”互利共赢新生态。开展充电桩优化迁址和升级改造,提升运营效率效益。 (三)构建现代服务体系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九项举措,持续深化“阳光业扩”。完善政企共担接电成本机制,促请政府部门加大电力管廊、土建工程投资力度。科学延伸配网布点,打通客户接电“最后一公里”。深化“网上国网”、移动作业终端等技术应用,提升现场作业效率。全面梳理汇总丹阳市大项目清单,打造柔性服务团队,精准对接重点项目用电需求,健全重大重点项目服务机制,确保稳步推进。 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加强95598投诉管控,健全典型投诉督办、溯源机制,切实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开展一线员工营销业务技能培训,切实补强服务短板。全面拓展电力能源延伸业务,实施农业生产、商业餐饮等领域深度替代。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战略,推动长江岸电建设,助力长江生态环境优化。加强与政府部门、省电动汽车公司的沟通、合作,推广车联网平台。推进城市快充站建设,深挖数据价值,优化充电站分布结构,实现充电站乡村全覆盖。 打造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聚焦客户新型用能需求和能源市场热点,加大与电科院、高校、高新企业的交流合作,优化综合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业务协同发展模式,主动承接客户能效市场工程,力争在智慧园区、零碳建筑等领域打造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积极推动政府出台新能源配套政策,推动新能源项目配套工程的同步论证、同步规划、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同步投产。 (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深入挖潜增效。全面开展业扩结存清零行动,大力压降项目结存率。高度重视自备电厂关停后续服务,持续对接企业用电业务、替代能源建设和政策性补偿进度,创新能源服务模式,打出后续服务“组合拳”。加强电费回收管理,建立切实有效地风险防控机制。加大反窃查违力度,营造合法有序的供用电环境。进一步深化线损管理,创新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构建多专业协调响应的问题处理机制。 深化精益管理。加强投入产出分析,优化项目管理,深化内涵式发展,做到精准投资、精益管理,提高投入产出的精度和效益。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和新兴业务风险管控。深化标准成本应用,精准评价各部门、供电所的经营质效和业绩贡献,打造内部模拟市场,建立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完善以绩效贡献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各层级人员积极性。 推动产业升级。全力以赴做强主导产业,做优支撑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好集体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司供电服务中心和仓储实训中心“两个基地”。充分发挥产业资质、技术、能力优势和主业政策、信息、客户资源优势,强化主业与产业协同配合,深化全产业链一体化营销模式,加强业扩市场拓展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以优质的服务、高质量的设备和合理的价格提升市场占有率。今年产业营收预计6.38亿元,同比增长15%。 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深耕“电网规模、产业项目、能源服务”三大优势领域,建立柔性团队常态运作机制,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优化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强化管理创新和QC课题质量管控。统筹方美芳劳模创新工作室、专家团队力量,发挥聚集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创新水平。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提升党建水平。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落实强根铸魂工程各项举措。常态化推进“党建+”工程项目化管理,探索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落地路径,全面提升党组织和党员在中心工作上的作用发挥。抓好党委“实现三融合促责任落实”和支部“管控三过程促实效提升”,持续提升党建专业管理水平。聚焦“建党百年”红色主线,加强十九大代表等重大典型事迹宣传和省市级典型梯队培育挖掘。 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省公司纪委监督工作清单任务,深化运用智慧监督系统成果,深入开展“啄木鸟”专项监督行动。严格落实省公司专项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廉洁警示教育,加大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微权力、关键岗位人员廉洁从业履责谈话,积极营造廉洁宣教良好氛围。 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重视选拔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优秀年轻管理人员。构建覆盖全员全生涯的“3+1”职业发展体系15,实现业绩与薪酬的强挂钩,持续优化产业单位分类分级考核体系。实施青年人才五年培养计划,开展“一三四16”青年人才进阶式培养,建强建好方美芳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省电科院合作渠道,加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打造素质优秀、技能突出的员工队伍。 加强宣传工作。策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系列活动。建立融媒体分中心和工作站,深化融媒体应用,展现“丹”当作为的品牌形象。构建宣传教育末端传导长效机制,全面应用分众传播模式。深挖特色文化品牌内涵,推动新闻宣传与品牌建设协同发展。构建舆情管理体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和品牌安全。 确保企业和谐稳定。关心关爱员工,做优做细职工服务“5980”工程,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加强班组建设,打造优秀班组文化。国网丹阳市供电公司2020年企业信息公开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