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江岛十年巨变——发生在世业洲上的电故事

发布日期: 2024-12-13 信息来源: 镇江供电公司

大雪节气过后,江南地区寒风凛冽。走进镇江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的候诊大厅,空调吹出徐徐暖风。挂号窗口前,电子显示屏滚动着挂号信息;诊室内,医生们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为患者进行检查,心电图机、B超机、血压计等精确地记录着患者的生理数据;药房里,药师们忙碌地根据处方配药,一旁的冷藏柜保持着恒定温度,确保疫苗的保存质量……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这里视察,提出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断。

十年过去了,世业镇卫生院从最初只能解决村民头疼脑热的基础疾患,到如今拥有8个全科门诊,真正成为了岛上8000余名长住人口的贴心“医”靠。不止医疗健康领域,世业镇在农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均成绩斐然。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公司主动服务、精准对接的实举。电力充分发挥“兜底”作用,有力保障了乡村振兴蓝图的徐徐铺展。

 电力保障岛民有“医”靠  健康有人管 小病不出岛

12月6日,66岁的世业镇卫星村村民杜俊珠前往镇卫生院。她被告知当天需进行“三高”检测,以便根据结果安排后续的慢性病体检。如今,世业镇上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享受到4次这样的义诊服务。

自2015年加入镇江市康复医疗集团,并与4家市级三甲医院携手合作以来,世业镇卫生院已设立了包括心内科、内分泌科在内的6个普通门诊。今年,又新增了消化内科、神经内科两个专家门诊,引进了电子胃肠镜、CT机、DR机等3台医疗设备,同时与市级医院建立科间转诊机制。

“患者在我们这里拍片子,市级医院的专家就能远程实时出具报告。这一便捷的医疗服务,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可不行!”世业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峰介绍,今年5月底,该院新购入一台65千瓦的CT机和一台71千瓦的DR机,导致原有的49千瓦用电容量无法满足需求。世业供电所得知后,立即向丹徒供电服务中心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仅用3天就将镇卫生院的用电容量增至158千瓦,比常规时限压缩了12天。

新上设备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今年11月18日,世业镇卫生院突然跳闸。世业供电所安全员叶荣森接到抢修电话后,立即与同事蔡剑雄赶赴现场。他们排查后发现,该院车棚一段使用了20年的电线老化接地,导致世业医院配变配电柜漏电保护器跳闸。两人当即帮助更换电线,仅用30分钟就排除了故障。

故障抢修“手到病除”只是保障镇卫生院用好电的一个方面。早在2021年,世业供电所就充分考虑到卫生院将来会增加用电设备,而为其供电的综合变下还有敬老院,且用电量逐年递增,于是主动将综合变容量从200千伏安增至400千伏安。同年,在卫生院实施道路拓宽改造时,又配合迁移综合变,并将原先的架空导线更换为地埋电缆。

“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从前交通不方便,最怕的就是生病。现在健康有人管,小病不出岛、大病有依靠。”眼看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杜俊珠和邻居们也越来越安心。

 电力驱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一村一品一特色

11月底,数台大功率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抢抓农时,在世业镇高峰村1400亩村集体合作社的农田里播撒麦种。

高峰村农业领头人、年过五旬的村委会主任周辉介绍,往昔几乎荒废的农田,在2015年迎来转机——村委会成立村集体合作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初,世业供电所主动作为,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东大坝5组400伏线路的改造升级,新立12米电杆7基,架设绝缘导线300米直达农田泵房。充足的电力让泵房两台抽水机得以持续不断地从河中抽水至沟渠,再引流至各片农田。

种植之外,烘干同样关键。以往,农户们依靠阳光晾晒水稻和小麦。而今,村委会建设了3000平方米烘干房,新上6台烘干塔及配套设备,总用电容量达190千瓦。世业供电所配合对音乐广场配变进行增容改造,保障了烘干设备稳定运行。

在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草莓园里,负责人叶明兰之女聂珊珊正在大棚内检测土壤菌种含量。2020年,原本在外地工作的她看到因疫情爆发,父母辛苦种植的草莓大量滞销,便返回了家乡。

“从想方设法处理滞销草莓,到跟着父母学习高架滴灌技术,供电服务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聂珊珊回忆,疫情封路期间,世业洲仿佛成了一座孤岛,幸好她遇到了电力网格员龚宇。龚宇和她共同商讨对策,决定直播带货。在龚宇带领下,供电所青年职工组建“直播卖货”服务队,摸清网络平台卖货全流程,协助搭建直播大棚。如今,直播已成为聂珊珊等农户销售草莓、葡萄、蔬菜、草鸡等农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平均每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

十年间,四季春农业园的种植规模从70亩扩展到180亩,品种也由单一的草莓延伸至葡萄、枇杷等。种植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电力。世业供电所主动开展上门勘察,为先锋村新增400千伏安综合变6台,改造10千伏线路5.5千米、低压线路4.3千米,确保了现代高效农业的用电无忧。

“以前,我们用煤炉生火加温来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夜里不仅要起来换煤块,燃烧不充分产生的一氧化碳还会导致大棚缺氧,存在安全隐患。”聂珊珊介绍,两年前,在供电所的建议下,他们安装了3台空气源热泵设备,世业供电所用时一周对原有综合变进行增容,还进行了位移,使得供电半径从550米缩短至100米,并通过负荷切割开辟了一条专供农业园的出线。

有了电力保障,世业镇在现代高效农业探索之路上,不仅有高峰村的小麦、四季春的草莓和葡萄,还有卫星村的鲜食玉米、兴隆村的蝴蝶兰……一村一品一特色,让村民们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红火了。

 电网改造与生态“共成长”  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

远处山峦叠嶂,门前小河潺潺。今年国庆节当天清晨,85岁的世业镇世业村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悠闲地站在自家后院门口,满心欢喜地等待儿女们归来。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世业镇人,他亲眼见证了家乡的生态变迁。

作为纯农业乡镇,世业镇自2015年起果断关停造船厂、砂石码头等高污染企业,依托岛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起了生态旅游业。随着工业和制造业的退出,世业镇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全岛绿化覆盖率高达38%,乡村整体面貌焕发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当地已有3个自然村被评为省市级田园乡村、特色村寨。

这场绿色变革的背后,是电力的一路相伴。为配合世业镇生态旅游的发展,国网镇江供电公司全力当好“电力先行官”,十年来,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元,完成架空导线入地改造11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3.2千米、400伏线路39.3千米,400伏线路的线径增至120平方毫米。同时,所有配变都加装了特色围栏,与村景村貌完美融合。全镇道路完成亮化照明改造,每15分钟就有一班直达镇江市区的新能源公交大巴穿梭其间。环境美了,配套齐了,世业镇先后引进数十家休博园和农家乐。今年以来,该镇旅游营收同比增长104%,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56%。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如诗如画的世业镇喜迎八方来客。电网改造与生态环境的“共成长”,为村民的生活铺染了青翠底色,共同绘就了一幅江岛水乡的美丽新画卷。


相关链接